来源:文献信息部作者:叶汝蓉发布时间:2025-09-09浏览: 次
赓续文脉,泽被后世。近日,北海市图书馆副馆长陈宗雁带领由文献信息部等部门组成的征集工作小组,前往合浦县石康镇夏佳塘村开展地方文献实地征集工作。此次走访共征集到《陈氏族谱》等珍贵文献共计4种4册。
此行中,陈宗雁副馆长带领征集小组走访了陈庆武、陈康武两位老人及其族人,与他们亲切交流,深入了解相关宗谱的保存与传承情况。经过深入交流后,陈庆武老人慷慨捐赠了《陈氏族谱》《陈氏敦亲录》及《陈寔》等文献,陈康武老人也捐赠了《夏佳塘陈氏族谱》。
此次走访,最具价值的莫过于陈庆武老人所捐的《陈氏族谱》 ,其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据陈庆武老人(75岁)所说,该谱传承自其祖父。该谱最终修纂于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的陈氏家族手抄线装族谱。谱牒内容跨越明、清两代,不仅系统记录了家族世系传承、文化传统与历史变迁,更是一部体例完备、内容翔实的家族档案。它以细腻的笔触,生动勾勒出一个家族数百年来生存、发展、繁衍的历史长卷,具有极高的历史、社会与文化价值。
该谱详尽载录了家族起源、迁徙轨迹、世系分支、重要人物事迹、生卒葬地、宗族制度及家族产业等丰富内容。它不仅是一部家族史,更可谓明清时期广西北海地区社会风貌的微观缩影,涵盖了人口迁徙、经济生活、文化教育乃至明末清初社会动荡等多重历史面向。谱中清晰记载了陈氏一族自河南迁福建莆田、再徙广西北海的完整路线,为研究中国南方移民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个案材料。同时,它也完整保留了修谱、祭祀、丧葬礼仪、风水观念及宗族管理等传统民俗事项,堪称民间文化遗产的生动载体。全书编纂严谨,序言、世系、传记、附录(如葬地、祭产记录)一应俱全,是研究中国传统族谱编纂体例与家族文化的重要范本。
值得一提的是,在征集《陈氏族谱》《陈寔》等珍贵文献过程中,北海市图书馆采取了创新方式,对文献进行数字化制作,生成电子版本后归还持有人原件,并向其赠送电子版本一份。这一做法既保护了原始文献,也方便了持有人及其家族后代查阅与传承,是对民间藏家的充分尊重与文化服务的延伸。
原件(左边)与数字化版本(右边)对比图
地方文献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族谱则是家族的“生命档案”,以血脉书写历史,是地方文献中的珍品。北海市图书馆一直高度重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和服务工作,专设部门对地方文献资源进行科学整理、保存与活化利用,服务社会。
为了让地方文献的价值被更多人看见,让珍贵的文化记忆得以延续,我们诚挚邀请您携手参与。您手中的家谱、方志、手稿或老照片,也许正承载着一段尘封的往事、一个家族的脉络、一座城市的变迁,它们都是不可再生的文化瑰宝。您的每一次捐赠,都是对历史的珍存,更是对文明的致敬。让我们共同守护这片土地的记忆根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灿烂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