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一、广西土司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广西忻城始祖莫保自元代任土千户时起,到清光绪三十二年的第20代孙莫绳武被撤除土司职务止,莫氏土司统治当地少数民族长达470年。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制度,留下了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蕴涵着丰厚的土司历史文化,是弥足珍贵的旅游资源。1.土司衙署古建筑群。广西忻城莫土司衙署,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建筑群之一。1963年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土司衙署集历史、文化、建筑于一体,被誉为壮乡故宫。衙署主体建筑群由大门、正堂、二堂、后苑形成纵路,两侧由兵房、监狱、东苑、西苑、厢房相衬,附属建筑有莫氏祠堂、三界庙、代理土司官邸、参军第、大夫第、练兵场、土司官塘等。深幽的殿堂、精制的屋脊翅角、镂空的花窗、精美的浮雕图案都具有浓郁的壮族特色,其建筑气势宏大、格调典雅,具有古典宫廷建筑的特点。目前,由于还没有专门的旅游项目策划,旅游者仅仅是游览这些建筑物以及周围的环境,还不能对土司历史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2.土司民俗文化。莫氏土司统治期间,积极发展壮锦生产,修山隘、开乡道、架桥梁,创办义学,注意发展地方经济。历经几百年的沧桑,给广西忻城留下了十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近10多年来,电影、电视工作者利用这个地方,拍摄了《刘三姐》等10余部影视作品,使忻城拥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由于忻城旅游业刚刚起步,所以未能对土司时期的民俗民风进行发掘。3.馆藏文物丰富。忻城土司博物馆设在土司衙署内,博物馆内珍藏了明清以来大量的稀世珍宝,有金器、石器、瓷器,其中有国家二级文物12件、国家三级文物25件。尽管馆藏文物丰富,但因宣传力度不够,外界知道的人并不多。4.具有浓郁的壮族风情。忻城县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而且保留了很多壮族的生活习惯和民族特色,具有浓郁的壮乡风情。目前,在柳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圈内,已有金秀瑶族风情游、三江侗族风情游、融水苗族风情游等,但尚未开发壮族风情游。5.具有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忻城的石山上植被丰富,尤其是土司衙署的翠屏山上,生长着很多国家级保护石山树种,如金丝李、倒鳞甲等。有种类繁多的草本植物、灌木、常绿乔木、变叶树种等,是一个天然的亚热带石山植物园。另外,山上还发现有许多植物化石,具有较强的科研价值。由于翠屏山衬托了莫土司衙署景点的内涵和气质,生态环境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以土司衙署为核心的土司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已经得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重视,又适逢西部大开发和建设广西旅游大区的好时机,这将给广西忻城土司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35· 二、广西土司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整体营销方案及促销策略1.开发与广西大旅游圈整合的旅游线路。这包括:从桂林方向组织山水风光游览与桂北民族风情游结合的旅游线路,如桂林——龙胜——三江——融水——柳州——忻城——桂林;从柳州方向组织的广西少数民族风情游旅游线路,如柳州——金秀——宜州——忻城——柳州;从南宁方向组织的中越边关风情游与桂北民族风情游结合的旅游线路,如南宁——宁明——凭祥——龙州——隆安——南宁——宜州——忻城——金秀——柳州——南宁;从北海方向组织亚热带海滨风光游与少数民族风情游结合的旅游线路,如北海——柳州——忻城——北海等。总之,在旅游产品以及旅游线路的设计与开发上,既要达到满足市场个性化与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又要在不破坏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对土司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开发。2.旅游形象定位与旅游宣传主题。鉴于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突出土司历史文化风情为特色的旅游形式,把广西忻城的旅游形象定位为土司历史文化风情游,就将会使广西在全国历史文化旅游格局中拥有一席之地。如果单纯把忻城土司博物馆参观游览扩展为一种走进土司历史和走进土司生活的历史文化风情游,那么就可以把广西忻城旅游业引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广西忻城旅游宣传主题,应该围绕着“广西忻城土司历史文化风情游”展开,其旅游形象口号可设计为:走进土司历史!走进土司生活!3.旅游客源市场预测。开发重点应放在广西主要城市的市民和外省以及港澳台市场目标上。本区主要城市的市民对壮族文化并不陌生,尤其对刘三姐、莫老爷的形象家喻户晓。因此,在周末休假的时间里,能让游客了解土司文化,享受壮族风情的旅游应该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此外,广东沿海以及港澳台旅游者一直是桂林旅游的主要客源,还有来自于全国各地到桂林的旅游者。在桂林旅游线路中,应加入忻城土司历史文化风情游的内容。4.整体营销方案策划。方案一,策划土司衙署内土司生活体验活动。1恢复土司衙署门前的一对1.7米高的石狮和大门两侧的一对直径为0.6米的石鼓,恢复土司衙门大门上的彩绘和一对巨型门神。院中修复一条砖铺路、两侧垂带踏垛,踏垛前各置一面直径为0.38米的大石鼓,月台上置铁炮四门、地炮三门。这些土炮原是为土司出巡或庆贺时鸣放,现在可用于每天第一批游客入土司衙署大门时和下午最后一批游客离开土司衙署大门时鸣放。2头堂三开间是土司审案处,堂内左右分别置大鼓、锣各一面,数种兵器罗列两旁,堂中设置与槛同高约5平方米的台地。台上置公案,供土官坐堂审案之用,台后为活动屏风,上绘一麒麟图案。可编排生动有趣、诙谐、极积向上的小品,安排每天向游客演示当年土官审案之场景。3东花厅原系土司接待贵客处,策划在不改变东花厅造型、结构及材料的基础上,根据原东花厅的功能进行充分利用,设茶室,让游客在优美的园林中,边品茶,边观景。还原土司统治时期的活动内容,使游客如同亲临其境,能领略当年土司生活情景。4二堂的中间原为土司的会客室,策划在不改变故居造型的基础上,利用二堂设莫老爷的书房,设置文房四宝,表现出莫土官的书画文采一面。5三堂策划为莫老爷的生活区域,可让游客亲身体验莫土官的生活。6后苑地处山脚,为土司衙署的后衬建筑。这里环境优美清静,苑中种植名贵花草和树木、古色古香,是游客憩息的最好场所。7兵房设为展室,增加游览兴趣。方案二,策划大型土司时期的忻城民间歌舞。忻城土司时期民间音乐、舞蹈、戏剧是当地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种类多,源远流长,特色鲜明,具有独特的韵味和特殊的感染力。1策划民间传统歌舞活动。如对歌、唱草歌、勘脚歌、丝弦戏、唱采茶歌、穿桐木板鞋等。壮族民间舞蹈有二合舞、三元舞、四帅舞、招兵舞、踩灯舞、祭丧舞、踩幡舞等几种。瑶族民间舞蹈有猴鼓舞、藤弓舞、剑刀舞、花棍舞、长腰木鼓舞等。2策划民歌演唱会。当地民歌有5种,即壮族民歌、汉族民歌、仫佬族民歌、瑶族民歌和麻阳民歌。县内民歌活动主要集中在逢年过节(三月初三、八月十五)和办喜事中男女之间自发对歌。3策划戏剧表演。有丝弦戏、桂戏、彩调戏、师公戏等5种。可组织戏剧作家在保留土司传统风格及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迎合时代潮流老戏新创。方案三,策划大型刘三姐文化系列活动。1精心策划以刘三姐为主题的歌舞晚会,晚会上演出形式可以用歌剧、彩调剧、桂剧、话剧、舞蹈、曲艺和用流行歌曲唱法演绎刘三姐民歌。2举办联欢活动,身着刘三姐及电影《刘三姐》中的人物服饰的演员、工作人员、游客一起载歌载舞,共同度过美好的夜晚,让整个联欢成为歌舞的海洋,让一天的旅游活动进入高潮。该活动能拉近游客同刘三姐的距离,具有较强的游客参与性,对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3策划以刘三姐为题材的影视剧的播放。在莫土司衙署古建筑的部分房间内,播放一些刘三姐等在土司拍的电视剧。制作有关电视剧的光碟以及以明信片等,加强旅游形象特征的传播效果。方案四,策划土司时期娱乐竞技民俗活动。在土司衙署练兵场上,利用壮族民间体育游戏的竞技·45·性与娱乐性特点,策划以满足现代旅游者的参与、康乐、刺激需求,以增加趣味性、竞争性,吸引游客特别是青少年游客的兴趣的活动。策划在练兵场进行舞狮、舞龙、荡秋千、密螺陀、舞花抢的表演以及上刀山、下火海等民间绝技表演,尽展民族特色,传播民俗文化,可让游客参与。方案五,策划土司时期农事民俗活动。在忻城土司衙署附近摆设有民族传统的“石磨”、“捞油锅”、“结茅绑”、“立将举箭”等土司农事民俗活动的设施,让游客了解民族风情与习俗。方案六,策划大型品尝土司时期饮食的文化活动。可开发的饮食有1品尝壮族的特色小吃。如米粉、米糕、糍粑、粽子、元霄、汤园、八宝饭、包生饭、彩色糯米饭、黄香饭、鸡蛋糕、绿豆糕等。特别是忻城用玉米做成的食品,如玉米粥、玉米饭、玉米粽、玉米馍、玉米切粉、玉米年糕、玉米糖、玉米糊、玉米酒、玉米甜酒等。2土司时期饮食。如当年的“艾馍”、“糍粑”、“竹筒饭”、“镶瓜花”、“玉米糖团”、“烤红薯”、“烤玉米”、“豆腐肴”、“五色糯饭”、“南瓜扣”、“竹笋粉丝”等。方案七,策划土司时期的礼仪民俗活动。壮族人的礼仪习俗,无论是寿庆礼俗、婚嫁礼俗,还是丧葬礼俗,都具有鲜明的壮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对国内外游客来说,都有极大的吸引力。方案八,举办广西忻城土司历史文化专题摄影展。组织摄影协会的摄影家们拍摄忻城土司衙署历史人文景区内的景和物,把优秀作品在广西各主要城市举办专题影展以及在国内著名刊物上发表,大范围、广角度地宣传。5.进一步开拓旅游市场促销策略。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多渠道地进行宣传促销工作,注意做好专项促销与联合促销、重点促销与一般促销相结合。具体操作方案是,由忻城旅游局会同宣传、文化等部门、旅游企业,对“广西忻城土司历史文化风情”游进行整体包装、宣传促销。并纳入桂林、柳州、北海、南宁等旅游城市的游览线路,利用它们在宣传促销方面的综合优势,形成跨区域的联合促销网络。到主要客源地宜州、柳州、桂林、北海、南宁去进行促销活动,提供宣传品、游览地图,树立广告牌;并充分利用现代传播媒介进行宣传,邀请新闻媒体到广西忻城访问,以新闻报道、专题采访、电视片及制作旅游风光光盘等方式来提高知名度。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到土司衙署考察,对土司文物进行学术研究,发表具有权威性、专业性、有影响的学术文章,加深旅游者及潜在旅游者对土司历史文化了解。忻城土司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营销策划@马艺芳$广西师范大学社会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桂林541001莫氏土司;;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整体营销方案土司制度是我国封建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比较特殊的传统的政治制度。在广西忻城的莫氏土司曾存在长达470年,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旅游资源,是当地发展旅游业的宝贵财富。广西忻城土司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突出浓郁的土司文化气息,结合壮族特色,制定整体性的保护开发方案,搞好市场营销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