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青少年高危行为与艾滋病易感性初探:以广西为例

作者:
罗树杰;

机构: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中文关键词:
校外青少年;;高危行为;;艾滋病;;广西

中文摘要:
广西经济、教育不发达造成校外青少年规模比较大,广西校外青少年涉及高危行为比较突出,使他们易感染艾滋病毒。广西校外青少年的易感染艾滋病的原因表面上看起来主要是由于广西校外青少年的行为特点具有高危性,而他们又缺乏保护性和防范性措施,实际上还存在着深层次的社会原因。

英文篇名:
On the High-risk Behaviors of the Out-of-school Youngsters and Their Vulnerability to HIV/AIDS——A Case Study of Guangxi

英文作者:
LUO Shu-jie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Nanning 530006, China)

英文摘要:
The fact that Guangxi is economically and educationally underdeveloped has led to a large population of out-of-school youngsters. Their high-risk behaviors make them very vulnerable to HIV virus. The apparent cause seems to be that these out-of-school youngsters often conduct high-risk behaviors and that they do not take any protective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but there do exist some underlying social causes.

英文关键词:
out-of-school youngsters; high-risk behavior; HIV/AIDS; Guangxi

引文:
[1]新华网广西频道2005年11月28日电(记者周华):广西艾滋病进入加速流行期向普通人群扩散[Z].http://www.gx.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11/29/content-5700828.ht m. [2]广西教育厅.广西教育发展现状[Z].广西教育厅网http://www.gxedu.gov.cn/jsj/news/gwjy/2005831170248.ht m. [3]广西妇幼保健院.广西未婚女青年生殖健康堪忧三成以上多次流产[].南国早报,2004-09-06. [4]落叶松.少女恶意传播爱滋病法不容[Z].中国警务网http://www.china110.com/police/pljqya/xsza/shh/item/2002-02/580319.sht ml.

小标题:
一、问题的提出 二、广西校外青少年高危行为的表现和特点 (一) 校外青少年的高危行为的表现 1.在性方面, 性观念开放, 存在着多种不良的行为趋向。 2.在娱乐方面, 存在多种的不良嗜好。 3.在社会交往方面, 校外青少年的交往具有帮派性, 崇尚江湖义气。 4.好奇心强, 虚荣心重。 (二) 校外青少年高危行为的特点 1.吸毒人员共用针具现象严重。 2.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低。 3.海洛因的成瘾性和精神损害性认识不足。 三、校外青少年易感染艾滋病的社会因素和地缘因素 (一) 社会因素 (二) 地缘因素 四、保护校外青少年免遭艾滋病毒侵害的几点思考

光盘号:
SOCI0606

文献号:
0

中文刊名: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拼音刊名:
GXZS

年:
2006

期:
03

CN:
45-1349/C

ISSN:
1002-3887

文件名:
GXZS200603009

页:
45-48

分类号:
D668

专题代码:
G108;

子栏目代码:
145;

全文:
一、问题的提出广西是中国受艾滋病侵害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感染人数居全国第三。广西艾滋病不仅在吸毒人群中蔓延,而且向其他人群扩散的趋势明显,艾滋病在广西已进入加速流行期。[1]由于所处的年龄、环境等方面原因,校外青少年涉及高危行为比较普遍,成为易受艾滋病感染的群体。作为2005年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艾滋病预防与关怀合作项目“西部五省区各民族校外青少年高危行为与艾滋病易感性研究”的子项目,2005年9月,我们选取了受毒品和艾滋病侵害比较严重的4个社区作为调查点调查14~24岁的校外青少年高危行为与艾滋病易感性。这四个点是:以汉族为主、外来人口聚居的广西首府南宁市的一个“城中村”———A村,位于广西南部以壮族为主的位于中国-越南边境崇左市的B镇,壮汉杂居、位于广西、云南、贵州三省(自治区)交界地区中心、历来是“金三角”毒品运输粤港澳重要通道上的中转站百色市C社区,位于广西中部以壮族为主的来宾市的D镇。①我们按照项目的要求进入调查点,与社区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在他们的支持和配合下开展工作。在地方政府特别是疾控中心、公安、司法、教育、民族、妇联、共青团等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并吸收和培训十多名当地青少年志愿者参与调查活动。通过参与观察、社区动员、重点访谈和问卷调查,在每个调查点我们采用偶遇发放问卷的方法对当地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青少年发放问卷,A、B、C、D四个点收回的有效问卷分别为100份、107①为了尽量避免给调查地点和调查对象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和麻烦,我们的调查所涉及的具体地名和人名尽量采用化名。份、112份和100份共419份,其中男性239份,女性161份,未填性别的19份。我们还在当地疾控中心和公安戒毒等部门的帮助下,我们在每个调查点都至少对10个涉及高危行为的青少年进行了深入访谈,了解他们的个人社会史和涉及高危行为的感受,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二、广西校外青少年高危行为的表现和特点校外青少年的行为特点,虽然各地、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略有不同[2],但都有一些共同点:(一)校外青少年的高危行为的表现1.在性方面,性观念开放,存在着多种不良的行为趋向。性行为低龄化,初次性行为年龄大大提前,婚前性行为比较普遍。在我们收回的419份问卷中,有164人填写“一次与异性发生性关系的年龄”,平均年龄为18·5岁,最小年龄为14岁;有141人填写“与多少人发生性行为”,平均为3·33人,最多的为50人。这个结果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曾对广西500名年龄24岁以下、已确诊妊娠并要求人流的未婚女性青年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是基本一致的。在他们调查的500人中,有3成多的人已经不是第一次怀孕,其中做过2次人流的占到89%以上,有的做过4次,有的5次,最多的一人达到10多次。此次调查中,首次人工流产的平均年龄为20·7岁,最大的24岁,最小才13岁。在回答“如果双方是相爱的,可以有婚前性行为”时,90%的人填的是“同意”;对“即使不相爱,只要双方愿意,也可以发生婚前性行为”的提法,也有17·8%的人同意。对“目前为止你共有几个性伴侣”问题的回答,有1个的占72·8%,2个的占19%,3个的占5·8%,4个以上的占2·4%,最多的一个达到10多个。[3]2.在娱乐方面,存在多种的不良嗜好。一是青少年赌博现象严重。广西各地赌博之风屡煞不绝。许多校外青少年多数沾染上了赌博的习气。城镇青少年的赌博方式比较多样,有赌球,买六合彩的,飙摩托车,打麻将等等。而在桂中农村最常见的是以玉米粒做赌具的赌摊。南宁市吸毒人员韩某说:“我在家里的话,除了睡觉吃饭,基本上和隔壁那些人,三姑六婆的,打麻将。真正知道我吸毒的都是外面的人和朋友。家里人至今没有怀疑过我。在我们这里的孩子从小都会赌钱,都是赌鬼,所以我还能遮掩过去。”许多青少年沦为“赌鬼”,养成了不良的用钱习惯。二是许多城镇青少年上网成瘾。网吧成为城镇青少年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上网聊天、玩游戏、看电影等也成为他们最热衷的活动。网络在带给他们知识和方便的同时,也带给他们许多不好的东西。例如,色情、暴力影片,结交网友、网恋等等。三是一部分青少年喜欢去酒吧、KTV和迪吧等场所,喜欢吸烟、喝酒、唱歌、跳舞。在纵情声色的同时,也容易导向吸毒和性乱等行为。在419份问卷中,有246人填写“通常去网吧”,有76人填写“经常去台球室”,有136人填写“经常去喝酒的地方”,有266人去过卡啦OK厅,有171人看过黄色录像,145人看过黄色小说,有101人去过夜总会,有61人填写爱好赌博。3.在社会交往方面,校外青少年的交往具有帮派性,崇尚江湖义气。许多校外青少年无所事事容易结成小群体,这种群体多以同学、朋友(网友、球友甚至毒友和赌友)为主要的组成。在城镇社区,由于社区流动人口较多,存在着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区分,所以形成了二元的交际圈,彼此之间相对封闭。有的辍学青少年崇拜社会上那些经常打架、斗殴、闹事的、名气大一点的“混混”,而这些被校外青少年崇拜跟随的“混混”往往是依附在当地更有势力和背景的具有黑社会性质组织里面。在调查中C镇的校外青少年小蒙对我们说,柳州有一个女的帮派,叫“十三妹”,合山有一个男的帮派叫“十三鹰”,还有一个叫“夜天使”的帮派,入帮后,不管对错,有事都互相帮忙。而这些黑社会性质的组织都是以酒吧、KTV等娱乐场所为据点。娱乐场所的老板也往往能够召集这些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的校外青少年在酒吧等娱乐场所作为看场的人或者跑腿的“马仔”,给他们提供经济来源,使校外青少年在歧途上越走越远。江湖义气观念使校外青少年经常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偷盗抢劫。有的校外青少年甚至替人出头打架,即使被警察逮着,也认为只是自己倒霉的缘故。来宾市的小蒙说:“为了赚点钱,差不多什么都做了。去帮人打架如果出什么事情的话,他就给钱你跑路。一次,一个朋友就打电话叫我出去,说有点事情要人帮忙。我就去了。他们提供刀、枪,开车拉我们去打架,见到人后,就开始砍了……有时候他们会拉我去抢包,我负责开车。”帮派性和崇尚江湖义气,一旦群体中有吸毒成员,他就会向未吸毒成员施加同伴压力。同伴压力往往从“善意”劝说开始,继之反复鼓动,或冷嘲热讽,甚至以绝交相威胁,面对这种压力时,未涉毒人员不会说或不敢说“不”。南宁市吸毒少年吴某说:“我的几个哥们说要试试看,当时我挺害怕的,但要是我说不吃,一定会被哥们笑话的,说我没有用,那以后我肯定在他们当中很没面子的,都不用混了。所以不敢作声吃了。”4.好奇心强,虚荣心重。在我们调查中接触的青少年吸毒者,因为好奇,抱着“想试一下人家说的那种舒服感觉”的心理沾染上毒品的占绝大部分。在419份问卷中填写吸过毒的有56人,其中填写因为好奇而吸毒的为40人。除了好奇心,虚荣心也是一种促使青少年吸毒的原因。由于毒品比较贵,而且难买到,吸毒就在青少年眼中变成了一种“有本事”的象征。校外青少年吸毒者聚在一起时,最爱攀比的就是吸毒的胆量、吸毒的毒资、每日每次的吸毒量、吸毒所耗费的钱财以及搞钱搞毒品的本领。而越来越多的女青年把有没有男朋友、有几个男朋友当作考察自己魅力多少的一个标准,而且还有互相攀比的趋势。对于好奇心强的青少年来说,一方面是能够了解性知识的途径确实是变多了,另一方面,从一些社会调查看,由于缺少有效的社会引导,少男少女们对性的认识也在种种不良宣传渲染之下发生了偏离。(二)校外青少年高危行为的特点广西校外青少年的行为特点具有高危性而又缺乏保护性和防范性措施,使他们成为易于受毒品艾滋病的侵害。1.吸毒人员共用针具现象严重。目前世界上艾滋病传染的途径是共用针具,广西的情况也是如此。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国家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一位负责人在向调查组介绍情况时说,共用针具的情况在南宁市原来比较严重,致使南宁市吸毒人员中丙肝的阳性率很高,艾滋病感染者也有。在我们收回的419份问卷中,在“以何种方式吸毒”一栏中有55人填写,其中静脉注射的为45人,占81·8%。据调查点疾控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D社区吸毒人员共针比例达61·84%,虽然从1997年以后针对吸毒人员共用注射器行为采取了以健康教育为主的干预活动,但不能根本上改变其共用针行为;D社区所在的百色市艾滋病感染者有静脉吸毒史139例,占总例数的90·85%;A村所在的南宁市艾滋病感染途径以静脉吸毒为主,共1545例,占82·2%;B镇所在崇左市的某县2005年在册的1600多名静脉注射的吸毒人员中,18·5%已感染艾滋病病毒。2.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低。在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途径,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卫生署等有关部门呼吁推广安全套。但在我们的调查中,校外青少年在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低,甚至把在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当作对朋友不信任的标志。南宁市有一位吸毒青年对我们说:“只有是妓女或者是嫖客在与异性发生关系时才会使用那玩意儿,自己是没有必要用那东西的。”为了表明自己是真心的对待对方,同时也为了表示自己相信对方的真心,相当数量的校外青少年在发生性行为时不使用安全套。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曾对广西500名年龄24岁以下、已确诊妊娠并要求人流的未婚女性青年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表明,47.4%的人不了解使用避孕套能预防性病。D社区中澳合作项目的初期快速评估与应对调查显示,约60%的女性药物滥用者为满足毒资的需求而经常性提供性服务,约12%的男性药物滥用者1个月内与女性性服务者曾有性行为,而这部分高危人群中安全套的使用率不到5%。3.海洛因的成瘾性和精神损害性认识不足。毒品与艾滋病是紧密联系的,因为广西校外青少年的吸毒方式主要是静脉注射。调查中发现,不少吸毒的青少年,由于对毒品危害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最初以为只有天天吸食海洛因的人才容易上瘾,而偶尔或短期内吸食海洛因的人不容易上瘾。D社区吸毒少女小张说:“他说久不久吸一点,只要不是天天吸,不会上瘾的。即使是天天吸,一个月也不要紧,不会上瘾的。我就信以为真,觉得朋友是不会骗我的。”基于这种认识,自认为聪明者在吸毒之初都坚持并也能做到间断吸毒,并为自己找到一种既能享受海洛因而又不会上瘾的方法沾沾自喜,结果越陷越深。该社区甚至有一位妇女因为丈夫染上毒瘾而无法自拔,为了帮助丈夫戒毒,自己竟然也赌气吸毒,因此丢掉了工作,沦为坐台小姐。最近在疾控中心做的HIV检测证明她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在我们收回的419份问卷中,在“第一次采用注射吸毒的原因”一栏有53人填写,其中有29人填写主动的,有19人填写被人诱骗,有5人填写其他。三、校外青少年易感染艾滋病的社会因素和地缘因素(一)社会因素广西校外青少年的易感染艾滋病的原因表面上看起来主要是由于广西校外青少年的行为特点具有高危性,而他们又缺乏保护性和防范性措施,实际上还存在着深层次的社会原因。首先,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改革开放后社会上一些腐化堕落现象、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不劳而获等思想逐渐在校外青少年身上滋长起来,城镇中普遍存在地下甚至半公开的性工作者,有些媒体、影视宣传暴力、色情等不健康内容,对青少年人格的形成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于是,不少青少年缺乏社会责任感、无远大抱负、视野狭窄、生活空间狭小、生活内容单调。他们恣意放纵、沉溺于声色,把网吧、录像厅、KTV、赌场等等娱乐场所作为打发时间的最主要的地方,总是过多或完全借助于不断变换花样的感官刺激,例如看黄色图片、看黄碟、多性伴侣,甚至嫖娼,安分、保守、勤劳的传统观念被冒险、追求感官刺激,及享乐主义所代替。其次,城乡发展差距、地区发展差距太大。世界艾滋病流行状况表明,艾滋病与贫困关系密切,艾滋病高发区大部分是贫困地区。中国艾滋病流行最严重的10个省、自治区有10个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农村大部分经济发展十分缓慢,生活十分艰辛,处于社会的边缘。当生养他们的土地不能实现他们追求富裕生活的理想时,大批青少年不得不大量涌入城镇和发达地区去“寻梦”。由于文化水平低,缺少一技之长,加上汉语水平比较差而受到歧视(如“夹壮”),很难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少数人走上“男盗女娼”甚至贩毒之歧途,个别地区形成“要致富先脱裤”、“笑贫不笑娼”的“新观念”,而政府、学校宣传教育的不到位,这些青少年绝大多数缺乏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使他们成为高危人群。一些人到外地打工,没找到正当工作的人后来就铤而走险走上吸毒贩毒和卖淫的道路,从而极易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如我们在B镇调查的一位吸毒的性工作者就十分具有代表性。她23岁,广西马山县人,未婚,壮族,小学毕业。她说,她不想一辈子呆在贫困的农村,先被骗到广东的发廊从事性服务并染上毒品,后转回广西B镇从事性服务,因为B镇地处边境毒品容易找,价格便宜。2003年11月,杭州市警方抓捕的数十名“艾滋小偷”中,绝大多数为广西鹿寨县人。据官方公布显示,广西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20~49岁年龄组占86%,而且大部分分布在农村。第三,家庭教育的方法不当。吸毒青年韩某说:“我们父子关系不是很融洽,这个年龄段逆反心理很强,尤其是我16岁左右的时候,我们天天吵架,现在他老了,我也大了,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父亲教育方法就是打骂,先是骂,如果我敢顶嘴就打。上一次,我从包厢里面吃了药,昏昏沉沉地呆了两天才回来,一回家就遭痛打,父亲脾气很大,母亲都不敢拉。”一些家长为了金钱,不惜采取非法手段对子女的成长产生了极坏的影响。百色市右江区凌冰的父亲1991年在云南做生意时染上毒瘾,从此走上了贩和吸的道路。凌冰的家庭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毒品之家,她的母亲、小姨、两个叔叔、一个堂叔、奶奶抱养的女儿、舅舅班健很快都吸上了白粉,并且也走上了以贩养吸的道路。随后凌冰那60岁的外婆也被拖入了毒品的漩涡之中。很快凌冰也走上吸毒之路并感染上艾滋病毒,当她得知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由报复当年拉她“下水”的男人开始,恶意报复社会,主动出击,不管相识的还是不相识的男人,都使出解数勾引,让更多的男人陪她去死、为她“殉葬”。[4]此外,大量校外青少年成为流动人口,使家庭难以知晓他们的所思所想,对他们的不良行为也不能及时干预。(二)地缘因素广西地处中国南疆,与越南接壤,靠近港澳,陆地边境线和海岸线各有1000多千米,临近毒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即金三角,成为境外毒贩运送毒品的天然通道和毒品向中国内地渗透的前沿。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国际毒贩乘机开辟“中国通道”,广西的贩毒活动逐年增长,贩毒活动引发和带动了广西本地的毒品消费,使广西成为全国毒害严重的地区之一。广西青少年吸毒者集中在中心城市、边境地区和贸易、交通中心,这与当地毒品贸易猖獗有直接关系。除了吸贩毒外,由于邻国越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比广西低,近年来不少越南公民非法入境务工和从事性服务,越南性服务人员以更低的价格为嫖客提供服务。仅2005年广西崇左市就遣送上百非法入境的越南女子回国。四、保护校外青少年免遭艾滋病毒侵害的几点思考第一,从根本上来讲是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农村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和教育,努力实现公平和共同富裕,让校外青少年都能够成为有知识有技能,提高社会水平和受教育水平,具有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技能。第二,继续严厉打击制毒贩毒,净化社会风气,切实加强娱乐场所的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同时加强政府各部门的协调和配合,不要各自为政。第三,加强毒品艾滋病危害的教育,要常抓不懈,深入农村,抓出成效,不要只是在中心城镇搞一些表面轰轰烈烈的场面。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偏远农村教育的特点,有必要从小学高年级开始进行一些关于防范毒品和艾滋病的教育。加强对校外青少年特别是流动青少年的教育和管理,对他们的高危行为进行必要的干预。目前国家只对HIV的初筛给予免费,对初筛为阳性的,需要进一步确认的费用需要自费,贫困人口因为经济困难基本不做进一步确认,遏制艾滋病的蔓延,建议此项费用也由国家负担。第四,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发挥传统文化力量在防范毒品和艾滋病积极作用。艾滋病问题不仅是公共卫生的问题,还是严重的社会、文化问题,就必须动员社会力量,全民参与。充分利用传统社会中宗族、都老制、寨老制、石牌制、款、埋岩等广西民族传统组织和习惯法中的积极因素,根据不同的社区制定不同的防范艾滋病的乡(村)规民约。第五,加强宣传教育,逐步对吸毒人员和艾滋病患感染者的社会歧视,并切实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使他们感到社会的温暖。致谢:本文是2005年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艾滋病预防与关怀合作项目“西部五省区各民族校外青少年高危行为与艾滋病易感性研究”广西组的初步总结,课题总负责人为张海洋和侯远高,罗树杰为广西组负责人,参加调查的有参与调查的有甘品元、李美、何月华、朱志燕、臧敏娜、李娟、林裕竣、梁冬平、秦璞、林敏霞、覃锐钧、徐薇、李新刚。调查得到课题总负责人和课题督导徐杰舜教授、王建民教授的指导,得到南宁市、来宾市、崇左市、百色市有关部门和志愿者的支持,调查问卷统计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张丽华用SPSS软件帮助完成,特此致谢。■校外青少年高危行为与艾滋病易感性初探:以广西为例@罗树杰$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广西经济、教育不发达造成校外青少年规模比较大,广西校外青少年涉及高危行为比较突出,使他们易感染艾滋病毒。广西校外青少年的易感染艾滋病的原因表面上看起来主要是由于广西校外青少年的行为特点具有高危性,而他们又缺乏保护性和防范性措施,实际上还存在着深层次的社会原因。校外青少年;;高危行为;;艾滋病;;广西[1]新华网广西频道2005年11月28日电(记者周华):广西艾滋病进入加速流行期向普通人群扩散[Z].http://www.gx.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11/29/content-5700828.ht m. [2]广西教育厅.广西教育发展现状[Z].广西教育厅网http://www.gxedu.gov.cn/jsj/news/gwjy/2005831170248.ht m. [3]广西妇幼保健院.广西未婚女青年生殖健康堪忧三成以上多次流产[].南国早报,2004-09-06. [4]落叶松.少女恶意传播爱滋病法不容[Z].中国警务网http://www.china110.com/police/pljqya/xsza/shh/item/2002-02/580319.sht ml.

专辑代码:
G;H;

更新日期:
2006-06-16

专题子栏目代码:
G108_145;

第一责任人:
罗树杰;

核心期刊:
Y

出版日期:
2006-06-15

机标关键词:
高危行为;社区动员;百色市右江区;非法入境;性工作者;经济发展水平;不发达;安全套使用率;城镇社区;地区发展差距;

SYS_VSM:
艾滋病:9867,校外青少年:1433,高危行为:428,性行为:271,艾滋病病毒:252,艾滋病感染:187,崇左市:145,艾滋病感染者:144,性工作者:127,不发达:118,

页数:
4

文件大小:
127K

DOI:
CNKI:SUN:GXZS.0.2006-03-009

允许全文上网:
Y

允许检索:
Y

印刷页码:
39-42

原文格式:
D

下载频次:
217

被引频次:
10

FFD:
1.069276

文献标识码:
21

期刊标识码:
QS0101;

来源标识码:
P01;P0204;P0208;P0209;

影响因子:
0.442

专题整刊代码:
H000

复合专题代码:
G108;

网络总库专辑代码:
G;

语种:
中文;

年期:
200603

机构代码:
0079086;

表名:
cjfd2006

TABLENAME:
XHZLPERIODICAL1_METADATA

他引频次:
0

THNAME:
GXZS200603

热度:
0

省代码:
0018

出版物代码:
CJFD_GXZS

行业分类代码:
128022223

FILETYPE:
XML;EPUB

SYS_NVSM:
校外青少年:31.6*198.601;广西壮族自治区:27.45*114.446;广西:55.8*230.976;艾滋病:50.4*208.624;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50.4*208.624;性病:50.4*104.312;高危行为:15*70.283;易感性:5*15.9792;易患性:5*15.9792;篇长:7171

NVSM_分组:
校外青少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艾滋病;高危行为;易感性;

第一作者H指数:
0

CI指数:
307.445

第一机构: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主要主题:
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高危行为;易感性;

次要主题:
广西壮族自治区;

机构作者名称: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_罗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