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沿海红树林现状和发展

作者:
陈远生,甘先华,吴中亨,钟德群

机构: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州510520,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州510520,湛江市林业局,湛江市林业局

中文关键词:
红树林;;沿海防护林;;保护区;;红树植物;;分布

中文摘要:
广东沿海红树林是沿海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 ,它的管理和造林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内容。对沿海红树林的调查表明 :广东沿海红树林现存面积 1 46 70hm2 ,其中湛江市红树林占总面积的 84.8% ;全省主要红树林植物有 2 6科 40种 (其中真红树 1 0种 ,半红树1 1种 ,伴生植物 1 9种 )。红树林主要树种有 :秋茄、红海榄、木榄、桐花树、无瓣海桑、白骨壤、海漆、榄李、角果木、老鼠勒等。文中对广东红树林推广造林和恢复发展作了评价 ,为推进红树林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英文篇名:
THE MANGROVE ON THE COAST OF GUANGDONG

英文作者:
Chen Yuansheng 1 Gan Xianhua 1 Wu Zhongheng 2 Zhong Dequn 2 (1.Forest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510520; 2.ZhanJiang Forest Bureau) \;

英文摘要:
Mangrove, one kind of important littoral shelter forest, is an critical member 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ystem. Data from a survey to the major population and its distribution showed that there is 14 670 hm 2 of mangrove in Guangdong, of which 84.8% is in Zhanjiang. There are 40 species of mangrove plants, belong to 26 families, which consists of 10 real mangrove species, 11 semi mangrove species and 19 associated species. The most popular species are Kandelia candel, Rhizophora stylosa, Bruguiera gymnorrhiza, Aegiceras corniculatum, Sonneratia apetala, Avicennia marina, Excoecaria agallocha, Lumnitzera racemosa, Ceriops tagal, Acanthus ilicifolius and so on. The paper also evaluated the extens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ngrove.\;

英文关键词:
mangrove, littoral shelter forest, nature reserve, mangrove plant, distribution

引文:
1 区庄葵等 .广东沿海红树林建设规划 .广东省林业勘测设计院 ,1999(内部资料 ) 2 林鹏 ,傅勤 .中国红树林环境生态及经济利用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11~ 39 3 陈远生 .千姿百态的广东红树林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1998(内部资料 ) 4 王伯荪 .红树林 .见 :《广东森林》编辑委员会编著 .广东森林 .广东科技出版社 ,1990 .177~ 185 5 吴中亨等 .广东湛江建立红树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综合报告 .湛江市林业局 ,1995(内部资料 ) 6 张乔民 .红树林防浪护岸机理与效益评价 .第七届全国海岸工程学术讨论论文集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93.853~ 861

小标题:
1 红树林的分布范围 2 红树植物主要种类 3 海岸红树林植物生态序列 4 红树林的特性和用途 5 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6 红树林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7 红树林树种引种和推广造林 8 展 望 8.1 保护现有红树林资源, 促进湿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8.2 推进红树林建设, 改善生态环境 8.3 加速乔木型红树林的推广造林, 是红树林恢复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光盘号:
AGRI0106

中文刊名:
广东林业科技

英文刊名: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拼音刊名:
GDLY

年:
2001

期:
01

CN:
44-1257/S

ISSN:
1006-4427

文件名:
GDLY200101004

页:
20-26

分类号:
S727.2

专题代码:
D049;

子栏目代码:
26;

全文:
红树林管理和造林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内容 ,是生态林业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组成部份。红树林除具护堤、消浪、造陆等功能外 ,又是鸟类栖息和繁衍的地方 ,鱼、虾、蟹、贝类等生物栖息的场所 ,在保护沿海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维护海湾、河口地区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广东沿海海岸线长 5 70 4km ,其中大陆海岸线 30 41km ,岛屿海岸线 1 80 5km。在沿海海岸线中 ,泥质岸线长 1 2 88km[1] ,适宜红树林生长的滩涂长 494km ,面积 5 .1 6万km2 ,是我省红树林主要分布地带。长期以来 ,由于对红树林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 ,忽视对红树林的保护和建设 ,红树林受到人为破坏 ,采伐、围垦、养殖和无序开发 ,导致红树林面积大大减少 ,破坏了海湾和河口地区生态平衡 ,降低了其净化环境、防浪护堤护岸、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力恢复和发展广东的红树林 ,对改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 ,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1 红树林的分布范围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海湾和河口泥质盐土上的一种植物群落类型 ,全世界红树林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以赤道热带为分布中心 ,延伸至 32°N及 44°S左右 ,分为东方红树林和西方红树林两大类群。中国红树林属东方红树林类群 ,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和台湾 ,自然分布北界在闽北福鼎县 (2 7°2 0′N)。广东省红树林是中国红树林中分布广 ,面积大 ,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红树林现存面积1 46 70hm2 ,大部分集中在我省西部雷州半岛沿海一带 (详见表 1 )。湛江市现有红树林面积1 2 439hm2 ,占全省现有红树林的 84.8% [1] 。通过对全省沿海地区红树林的调查 ,基本摸清了广东红树林的分布情况 :西从廉江市高桥镇起 ,南至徐闻县五里 (2 0°1 5′N) ,北至饶平县海山 (2 3°40′N)的沿海泥质滩涂上有间断分布。在雷州半岛廉江市高桥 ,遂溪县北潭、界炮 ,徐闻县五里、和安、新寮 ,雷州市的附城、企水 ,湛江市东海区的民安 ,麻章区的太平、湖光 ,霞山区的特呈岛 ,坡头区官渡 ,电白县水东港、龙山 ,阳江市程村、溪头、平岗、海陵岛 ,恩平市洪窖 ,台山市上川岛、海宴、北陡 ,新会市崖南 ,珠海市淇澳岛 ,东莞市太平、长安 ,深圳市福田、宝安区 ,香港米埔 ,惠东县巽寮、稔山、盐州 ,海丰县小漠 ,汕尾市红草、马宫 ,汕头市达壕 ,澄海市莲下、溪南、新溪 ,饶平县海山及南澳县等地均有红树林成片分布 (图 1 )。图 1 广东省红树林分布图 (▲红树林分布点 )表 1 广东省红树林现存面积统计单位 面积 (hm2 ) 所占比例 ( % )全省   14670湛江市 12 4 39   84 .80茂名市 680 4 .62阳江市 62 0 4 .2 3江门市 2 90 1.97珠海市 2 0 0 .14广州市 10 0 .0 7深圳市 330 2 .2 5惠州市 170 1.16汕尾市 310 .2 1潮州市 10 0 .0 7汕头市 70 0 .4 82 红树植物主要种类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盐土上的一种植物类型 ,主要由红树科和其他科树种组成。红树林植物分真红树、半红树及伴生植物 ,其区别 :真红树植物指专一性地生长于潮间带的木本植物 ,它们只能在潮间带生境生长繁殖 ,在陆地生境不能自然繁殖 ;半红树植物指既能在潮间带生存 ,并可成为优势种 ,又能在陆地生境自然繁殖的两栖性木本植物 ;红树林伴生植物是在红树林中或林缘偶尔出现 ,但不成为优势种的木本植物以及红树林下的附生植物、藤本植物和草本植物[2 ] 。广东红树植物有 2 6科 40种[3] (表 2 ) ,主要种类有秋茄、红海榄、木榄、桐花树、榄李、无瓣海桑、白骨壤、海漆、老鼠勒、海芒果、木麻黄、黄槿、假茉莉等 (表 3)。天然红树林主要类型有 :秋茄林、木榄林、桐花树林、白骨壤林 ,以及由这些红树林种类组成的混生林 ,例如 ,在湛江市特呈岛 ,石砾泥滩地生长着一片高龄天然白骨壤林 ,林高 2 .5~ 3.0m ,径粗 5 0~ 70cm ,十分罕见 ;在遂溪县北潭镇有一片 2 7hm2 由桐花树和秋茄、木榄组成的混生红树林 ;在雷州市企水镇 ,生长着 30hm2 以红海榄为主的天然红树林 ,由于生长年代久远 ,保护得好 ,红树林十分壮观 ;深圳福田保护区天然秋茄林 ,林高 7m ,结果累累 ;廉江市高桥镇是湛江市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的核心区 ,有林面积 1 2 5 0hm2 ,红树植物 2 1种 ,新引种 5种 ,鸟类 1 70多种 ,该区天然红树林组成以红海榄为主 ,间有桐花树和木榄 ,红树植物种类多 ,生势好 ,红树林起到保护堤围和虾池的作用。人工红树林主要类型有木榄林、红海榄林、秋茄林、无瓣海桑林等。湛江雷州市附城 1 993年新植的人工红树林有木榄、红海榄、秋茄、桐花树等树种 ,现已蔚然成林。无瓣海桑在深圳、湛江、澄海及广州番禺的生长表现良好。表 2 广东省沿海红树林湿地植物种类与分布科名种名学  名    类型分布地区粤西珠三角粤东卤蕨科卤蕨Acrostichumaureum半红树 ++++番杏科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 伴生 ++藜科南方碱蓬Suaedaaustralis伴生 ++海桑科无瓣海桑Sonneratiaapetala 真红树 ++++使君子科榄李Lumnitzeraracemosa真红树 ++红树科木榄Bruguieragymnorrhiza 真红树 +++红树科角果木Ceriopstagal 真红树 +红树科秋茄Kandeliacandel真红树 ++++红树科红海榄Rhizophorastylosa 真红树 ++++锦葵科黄槿Hibiscustiliaceus半红树 ++++锦葵科杨叶肖槿Thespesiapopulnea 半红树 +++大戟科海漆Excoecariaagallocha 真红树 ++++蝶形花科刺桐Erythrinavariegata 伴生 +++蝶形花科三叶鱼藤Derristrifoliata 半红树 +++蝶形花科水黄皮Pongamiapinnata 半红树 ++蝶形花科海刀豆Canavaliamaritima伴生 +++紫金牛科桐花树Aegicerascorniculatum 真红树 ++++菊科阔苞菊Plucheaindica伴生 ++++菊科蟛琪菊Wedeliachinensis伴生 ++草海桐科草海桐Scaevolasericea伴生 +++苦槛蓝科苦槛蓝Myoporumbontioides 半红树 +++爵床科老鼠勒Acanthusilicifolius 真红树 +++马鞭草科白骨壤Avicenniamarina真红树 +++马鞭草科假茉莉Clerodendroninerme半红树 +++马鞭草科单叶蔓荆Vitexrotundifolia 伴生 ++++夹竹桃科海芒果Cerberamanghas 半红树 ++++梧桐科银叶树Heritieralittoralis半红树 +++木麻黄科木麻黄Casuarinaequisetifolia 半红树 ++++棕榈科针葵Phoenixhanceana伴生 ++樟科无根藤Cassythafiliformis 伴生 +露兜树科露兜树Pandanustectorius半红树 +++旋花科厚藤Ipomoeapescaprae 伴生 +++海金沙科海金沙LygodiumJaponicum 伴生 ++川蔓藻科川蔓草Ruppiarostellata 伴生 +莎草科短叶茳芏Cyperusmalaccensisvar.brevifolius 伴生 +++莎草科锐棱荸荠Eleocharisacutangula 伴生 +禾本科芦苇Phragmitescommunis 伴生 +++禾本科盐地鼠尾粟Sporobolusuirginicus 伴生 ++禾本科大米草Spartinaanglica 伴生 +禾本科鼠刺草Spinifexlittoreus 伴生 ++表 3 广东红树林主要植物种类科名种名学名类型高度 (m)生活型红树科木榄Bruguieragymnorrhiza 真红树 4 .0小乔木红树科红海榄Rhizophorastylosa 真红树 6.0小乔木红树科秋茄Kandeliacandel真红树 6.0小乔木海桑科无瓣海桑Sonneratiaapetala 真红树 7.6乔木紫金牛科桐花树Aegicerascorniculatum 真红树 5.0灌木马鞭草科白骨壤Avicenniamarina真红树 5.5灌木大戟科海漆Excoecariaagallocha 真红树 4 .5小乔木使君子科榄李Lumnitzeraracemosa真红树 1.5灌木红树科角果木Ceriopstagal 真红树 1.2灌木爵床科老鼠勒Acanthusilicifolius 真红树 1.5灌木卤蕨科卤蕨Acrostichumaureum半红树 1.2木质蕨类锦葵科黄槿Hibiscustiliaceus半红树 4 .5小乔木锦葵科杨叶肖槿Thespesiapopulnea 半红树 4 .0小乔木夹竹桃科海芒果Cerberamanghas 半红树 7.0小乔木木麻黄科木麻黄Casuarinaequisetifolia 半红树  14.0 乔木马鞭草科假茉莉Clerodendroninerme半红树 1.2灌木梧桐科银叶树Heritieralittoralis半红树 5.0小乔木蝶形花科三叶鱼藤Derristrifoliata 半红树 4 .5藤本蝶形花科水黄皮Pongamiapinnata 半红树 4 .0小乔木苦槛蓝科苦槛蓝Myoporumbontioides 半红树 1.2灌木露兜树科露兜树Pandanustectorius半红树 2 .5灌木3 海岸红树林植物生态序列土壤含盐量和含氯量的变化与红树林的生态序列及演替关系极为密切 ;气温和水温对红树林的组成、结构、生长和分布关系密切。广东省红树林多分布在沿海地区风平浪静的海湾和河口地带 ,这里的土壤多为浅海沉积或河流冲积物发育而成的滨海盐土 ,含盐量可达 0 .37~4.2 1 g/kg ,南海的潮汐和海流的周期性规律活动 ,既有助于红树林植物种子和幼苗的传播 ,又直接影响土壤的含盐量和土壤固结度 ,对红树林的分布演替及生态序列发生影响。因而 ,南海沿岸的红树林类型与北部湾沿岸的红树林类型略有不同。湛江红树林植物生态序列表明 ,不同演替阶段的红树林 ,在特定区域内分布于一定范围呈与海岸线相平行的带状分布 ,在一定的水平空间上形成与海岸带相垂直的生态序列 (见图 2 )。1无瓣海桑 ;2白骨壤 ;3红海榄 ;4桐花树 ;5秋茄 ;6木榄 ;7海芒果 ;8水黄皮 ;9海漆 ;10老鼠勒 ;11卤蕨 ;12榄李 ;13刺桐 ;14银叶树 ;15假茉莉 ;16阔苞菊 ;17黄槿 ;18木麻黄 ;19针葵 ;2 0露兜图 2 湛江海岸红树林生态序列图4 红树林的特性和用途红树植物普遍具有胎萌、泌盐、高渗透压 ,以及各种地上根系等生理生态适应性。红树植物支柱根及板状根发达 ,自树干基部向四周蜿蜓于地面 ;呼吸根伸出地面 ,有指状、板状和膝状几种。胎萌是红树植物一种特殊繁殖方式 ,如红海榄、木榄、秋茄 ,种子在未离开母树的果实就开始萌芽 ,并生长发育成绿色的棒状胚轴 ,成笔状 ,下端粗重 ,成熟时脱离果实母体而坠落插入滩地 ,瞬即生根固着 ,或坠入海水中随波逐流飘游远播。桐花树和白骨壤的种子在果实内萌发 ,形成具幼苗雏型的胚体 ,胚轴没有伸出果实外 ,称潜育胎萌。白骨壤、桐花树、老鼠勒有泌盐现象 ,高渗透压是广东省红树植物的共同特性[4] 。红树植物用途广泛 ,有 8个树种富含单宁可以提取栲胶 ;白骨壤叶子是良好的绿肥 ;桐花树、海漆的叶子可作饲料 ;木榄、海莲的胚轴 ,白骨壤、海桑等果实和种子经处理后可供食用或作饲料、酿酒原料 ;角果木、老鼠勒等又是民间常用的药材 ;木榄、角果木、银叶树、无瓣海桑木材是良好的建筑、造船及家具用材。红树林是良好的沿海防护林 ,位于防护林体系的最前缘 ,泥滩河口地区的红树林 ,其发达的根系及庞大的支柱根 ,互相交错能固结土壤 ;能促淤造陆 ,不断扩大滩涂面积 ;能阻隔和削弱风浪的冲击 ,有效保护堤围安全 ;红树林能净化海水 ,大量吸收污水中的废弃有机物及危害人体健康的重金属和裂变产物 ,使鱼虾减少吸入的数量。红树林是鸟类和鱼、虾、蟹、贝类等生物繁衍栖息场所 ,在保护沿海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 。例如廉江市高桥镇红寨围 ,1 947年筑建 ,围垦内有 40 0多公顷农田 ,五十多年来虽经历无数次狂风恶浪的袭击 ,但堤围安然无恙 ,原因就在于堤外有 40 0多公顷红树林作保护。红树林内风浪相对小 ,凋落物多 ,食饵丰富 ,是海生动物生长、繁殖的理想场所 ,据专家测定凋落物一般 5~ 1 2t/(hm2 ·a)。据湛江市湖光镇世桥村村民反映 ,群众每天可从该村海边 70多公顷红树林中捕到高经济价值的乌鱼数拾公斤 ,而在没有红树林的滩涂则很少见。5 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红树林是我国主要湿地资源之一 ,由于红树林的特殊地位 ,经国家批准成立湛江和福田 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对广东红树林的保护和发展起重要作用。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雷州半岛沿海滩涂 ,辖廉江市、遂溪市、雷州市和徐闻县四县 (市 )和麻章区、坡头区、东海区 ,最南端为徐闻县五里乡 ,北端为廉江市高桥镇 ,即2 0°1 4′N~ 2 1°35′N ;西起雷州市企水镇 ,东至湛江市坡头区乾塘镇 ,即 1 0 9°40′E~ 1 1 0°35′E。保护区总面积 1 6 75 0hm2 ,其中有林地 82 47hm2 ,宜林滩涂 75 5 7hm2 ,堤坝及水道 946hm2 。保护区内红树植物共 1 5科 2 4种 ,包括桐花树、白骨壤、红海榄、秋茄、木榄、木麻黄、角果木、无瓣海桑、榄李、老鼠勒、海漆、海芒果、银叶树、卤蕨、草海桐、黄槿、杨叶肖槿等。分布最广 ,数量最多的为白骨壤、桐花树、红海榄、秋茄、木榄 5种 ,主要森林植被群落有白骨壤、桐花树、秋茄、红海榄等纯林群落和白骨壤 +桐花树、桐花树 +秋茄、桐花树 +红海榄等混生群落。林分郁闭度 0 .8以上 ,平均树高 1 .0~ 2 .5m ,少数 4.5~ 6 .0m[5 ] 。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深圳湾东北部 ,1 1 4°0 5′E ,2 2°32′N ,东起深圳河口的皇岗 ,西至车公庙 ,沿海岸线长 1 1 .0km ,面积约 30 4hm2 。区内滩涂开阔 ,淤泥深厚 ,红树林生长繁茂。林内栖息多种鸟类 ,每年都有大量候鸟和留鸟在此栖息和繁衍 ,保护区与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隔水相望 ,是研究鸟类和观鸟的理想场所。本区红树林成带状分布 ,带宽 5 0~2 5 0m ,树高 3~ 5m ,覆盖率近 80 % ,面积 1 0 0hm2 。区内红树植物丰富 ,有 1 3科 1 8种 ,主要有秋茄、木榄、无瓣海桑、桐花树、白骨壤、木麻黄、海刀豆、鱼藤、老鼠勒、海漆等。其中桐花树、秋茄、白骨壤是本区优势种。此外 ,在我省红树林较集中的地方 ,如阳西程村、电白、台山、惠东、澄海等市 (县 ) ,也在规划建立省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这对红树林的恢复和发展将起重要促进作用6 红树林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对红树林的保护和利用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 ,由于对红树林认识不足 ,缺乏应有的重视 ,致使红树林不断受到人为破坏 ,面积日益减少。据在广东沿海海岸带调查 ,红树林湿地资源遭到破坏有如下几个原因 :人为的滥砍乱伐使林相破坏 ,面积减少 ;无序开发、填海造陆或围垦造田 ,毁坏红树林 ,侵占红树林林地 ;开挖虾池、鱼池、修筑盐田 ,破坏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例如 :深圳和珠海在经济建设中使福田及珠海西区红树林面积大为减少 ;湛江市东海岛民安和徐闻县迈陈及惠阳大亚湾 ,饶平县柘林等地在红树林分布的地方发展水产养殖业及修堤建盐田 ,或建滨海旅游区 ,改变红树林生长环境 ,使红树林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面积大幅减少 ;电白县水东湾及惠来县等地 ,由于无序开发、争抢沿海泥滩及近海河流搞海水养殖 ,妨碍红树林的进一步发展。红树林防浪护堤、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因此 ,面对红树林保护和发展中的种种问题 ,各级领导必须认识和重视。为实现增资源、增效益 ,优化环境的目标 ,必须对红树林进行严格的管理保护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 ,除了加强宣传教育外 ,需制订红树林的保护管理条例 ,依法进行保护 ,妥善处理、协调保护与利用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促进红树林发展的关键。7 红树林树种引种和推广造林在红树林中 ,不少树种呈低矮灌木状 ,80年代中期湛江市开始选择小乔木型的种类进行人工育苗造林试验。 1 994年在雷州市继续对秋茄、红海榄和木榄进行人工造林试验 ,面积 1 0hm2 ,幼林生长良好 ;1 998年起 ,澄海市从福建、湛江等地引进秋茄种苗 ,在泥滩造林 2 0 0hm2 ,2年生幼林平均高 0 .9~ 1 .0m。近年来 ,乔木型的海桑推广造林尤为引人注目。海桑属植物是组成红树林乔木群落的主要种类 ,包含海桑、海南海桑、拟海桑、杯萼海桑、卵叶海桑、无瓣海桑 ,前 5种在海南岛有天然分布。无瓣海桑原产孟加拉国 ,分布于盐度较低的泥质滩涂上 ,低潮线的外缘 ,高度一般 1 5~ 2 0m ,覆盖率 70 %以上。 1 993年开始 ,湛江市从海南引进无瓣海桑苗 45 2 1株 ,播种 5 5 0kg(果 ) ,培育苗木 40 .5 3万株 ,营造出 79.6hm2 的各龄海桑林 ,建立了裸滩、人工红树林和次生红树林样地。在雷州市附城苗圃地附近营造的 1 6hm2 试验林 ,已形成一条宽 2 0m ,长约 1 0 0 0m的海桑防护林带。 1 993年 ,中国林科院热林所从海南省采种在深圳育苗 ,留床苗现已生长成林。 1 995年 ,无瓣海桑开始引入广东湛江地区和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1 996~ 1 999年 ,雷州市育苗 5 0多万株 ,分植于雷州、遂溪、廉江、吴川、徐闻、麻章等地 ,造林面积 1 0 0hm2 。 1 998年 9月至 2 0 0 0年 8月 ,无瓣海桑从湛江北移到北回归线以北的粤东澄海市盐鸿、溪南、莲下、新溪等地的滩涂栽植 ,造林面积 1 0hm2 ,成活率 90 %以上 ,2年生平均高 2 .5m ,最高达 3.8m。据调查 ,栽植在广东的无瓣海桑速生 ,年平均高生长0 .8~ 3.4m ,能正常开花结实 ,并能天然更新。雷州市附城 1 995年种植的无瓣海桑 ,2年生平均高 3.5m ;5年生平均树高 1 3.0m ,最高 1 6 .0m ,平均胸径 1 5cm ,最大直径 2 0cm。该海桑林已被作为种源采种育苗。湛江市提供 1 5万株无瓣海桑苗给澄海、惠东、番禺等地造林 ,澄海市造林 1 0 0hm2 ,其中溪南新植幼林 5 4hm2 ,2个月抽高 2 0~ 30cm ,长势喜人。海桑属树种和其他树种的推广造林 ,丰富了广东红树林的树种种类。无瓣海桑从海南北移至湛江及粤东澄海市 ,北移 35 0km ,为扩大栽植范围作了有益的探索。此外 ,近年来深圳和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先后引种海桑、海南海桑、卵叶海桑、海莲、尖瓣海莲、红树、玉蕊、木果楝、水椰及小花木榄、十雄角果木、红茄冬、正红树、澳洲木榄、海南木榄、海南木果楝、湄公河木果楝、澳洲木果楝和阿吉木等树种 ,为促进红树林树种多样化 ,改变红树林种类结构方面迈出重要的一步。湛江市成为我省红树林种苗的重要生产基地 ,为推广红树林造林提供有力的物质保证。8 展望8.1 保护现有红树林资源 ,促进湿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红树林是我国重要的湿地资源 ,是生态公益林的组成部分 ,应大力发展和营造红树林 ,积极开展红树林湿地研究 ,制定规划 ,加强协调红树林保护、低效林改造和合理开发利用各个环节 ,制止随意砍伐、开垦养殖及无序开发 ,充分发挥红树林的多种功能 ,提高沿海泥滩红树林的效益。8.2 推进红树林建设 ,改善生态环境红树林是生态环境建设一项重要内容 ,是沿海防护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其发达的根系和支柱根 ,互相交错 ,能固结土壤 ,促淤造陆 ,不断扩大滩涂面积 ,能阻隔和削弱风浪的冲击 ,有效保护堤围的安全 ,是渔船的“天然避风港”。据测定 :覆盖度大于 40 % ,宽度达 1 0 0m左右 ,树高 2 .5m(小潮差地区 )或 4.0m (大潮差地区 )的防浪护岸红树林林带 ,其消波系数可达80 %以上[6 ] 。红树林能净化海水 ,又是鸟类和鱼、虾、蟹、贝类等生物栖息繁衍的场所。其植物千姿百态 ,有形态各异的果实和支柱根、板状根和指状、膝状呼吸根 ,在潮起潮落中时隐时现 ,形成林水交融的奇妙自然景观。在深圳和湛江两个红树林保护区 ,是我国大陆红树林种类最丰富的地方 ,有红树植物 2 0多种。既有天然的秋茄林、木榄林、桐花树林、白骨壤林 ;也有人工营造的木榄林、红海榄林、秋茄林和无瓣海桑林 ,林中栖息多种鸟类 ,故可以景观资源为基础 ,开展红树林生态旅游 ,使之成为优美的滨海旅游观光场所和良好的科普基地 ;并使之对改善生态环境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发挥积极作用。8.3 加速乔木型红树林的推广造林 ,是红树林恢复和发展的有效途径乔木型红树林的树体较高 ,个别树种生长迅速 ,防护效能较好 ,故应选择乔木型的红海榄、秋茄、木榄等作为推广造林及改造低矮、次生红树林的主要树种 ;并采取积极措施加速海桑属植物繁苗 ,扩大种植 ;在造林方式中 ,除人工造林外 ,应采取人工促进无瓣海桑天然更新。此外 ,结合生物多样性 ,继续选引适生的红树林树种 ,丰富和扩大红树林资源 ,促进红树林建设广东省沿海红树林现状和发展@陈远生$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州510520 @甘先华$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州510520 @吴中亨$湛江市林业局 @钟德群$湛江市林业局红树林;;沿海防护林;;保护区;;红树植物;;分布广东沿海红树林是沿海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 ,它的管理和造林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内容。对沿海红树林的调查表明 :广东沿海红树林现存面积 1 46 70hm2 ,其中湛江市红树林占总面积的 84.8% ;全省主要红树林植物有 2 6科 40种 (其中真红树 1 0种 ,半红树1 1种 ,伴生植物 1 9种 )。红树林主要树种有 :秋茄、红海榄、木榄、桐花树、无瓣海桑、白骨壤、海漆、榄李、角果木、老鼠勒等。文中对广东红树林推广造林和恢复发展作了评价 ,为推进红树林建设提供科学依据1 区庄葵等 .广东沿海红树林建设规划 .广东省林业勘测设计院 ,1999(内部资料 ) 2 林鹏 ,傅勤 .中国红树林环境生态及经济利用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11~ 39 3 陈远生 .千姿百态的广东红树林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1998(内部资料 ) 4 王伯荪 .红树林 .见 :《广东森林》编辑委员会编著 .广东森林 .广东科技出版社 ,1990 .177~ 185 5 吴中亨等 .广东湛江建立红树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综合报告 .湛江市林业局 ,1995(内部资料 ) 6 张乔民 .红树林防浪护岸机理与效益评价 .第七届全国海岸工程学术讨论论文集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93.853~ 861

专辑代码:
D

专题子栏目代码:
D049_26;

第一责任人:
陈远生

出版日期:
2001-03-28

机标关键词:
沿海防护林;半红树;红树植物;主要树种;广东沿海;海漆;海桑科;白骨壤;卤蕨科;杨叶肖槿;

SYS_VSM:
半红树:4750,红树林:4725,广东沿海:3662,沿海防护林:3652,红树植物:3116,白骨壤:2404,海漆:1886,主要树种:1466,广东省沿海:854,海桑:845,

页数:
7

文件大小:
63k

DOI:
CNKI:SUN:GDLY.0.2001-01-004

允许全文上网:
Y

允许检索:
Y

印刷页码:
20-26

原文格式:
D

下载频次:
851

被引频次:
29

FFD:
1.108736

文献标识码:
12

期刊标识码:
QK0203;

来源标识码:
P0204;

影响因子:
0.25

专题整刊代码:
D049

复合专题代码:
D049;

网络总库专辑代码:
D;

语种:
中文;

年期:
200101

作者代码:
06791044;12337309;12337307;06794873;

机构代码:
0189861;0019380;0189861;

表名:
cjfd2001

TABLENAME:
XHZLPERIODICAL1_METADATA

他引频次:
7

机构作者代码:
0189861:06791044;0019380:12337309;0019380:12337307;0189861:06794873;

THNAME:
GDLY200101

热度:
0

省代码:
0016

出版物代码:
CJFD_GDLY

行业分类代码:
128015410

FILETYPE:
XML;EPUB

SYS_NVSM:
半红树:24.2*88.4208;红海榄:17.2*78.8284;沿海防护林体系:2.2*16.6038;红树植物:14.8*64.559;沿海防护林:8.2*42.4715;红树林:154.6*800.743;热带林:154.6*400.371;桐花树:21.2*94.7477;蜡烛树:21.2*94.7477;木榄:27.7*102.014;广东省:12.5*30.4839;无瓣海桑:21.2*114.58;白骨壤:18.2*83.4114;现状和发展:2*8.05;篇长:9416

NVSM_分组:
半红树;红海榄;沿海防护林体系;红树植物;沿海防护林;红树林;桐花树;广东省;无瓣海桑;白骨壤;现状和发展;

第一作者H指数:
5

CI指数:
165.349

第一机构:
广东省林业科学院

第一作者代码:
06791044

第一机构代码:
0189861

主要主题:
红树林;广东省;现状和发展;

次要主题:
半红树;红海榄;沿海防护林体系;红树植物;沿海防护林;桐花树;无瓣海桑;白骨壤;

机构作者名称: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州510520;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州510520;湛江市林业局;湛江市林业局_陈远生;甘先华;吴中亨;钟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