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理论在壮族地区英语语音教学上的应用

作者:
李晓兰;

机构:
河池学院外语系;

中文关键词:
对比分析理论;;壮语;;英语语音;;语调

中文摘要:
壮族地区的许多学生由于受社会语言环境的影响,在英语语音语调学习上颇感困难。运用对比分析理论,通过对比分析壮语与英语语音语调上的差异来探讨英语语音语调的教学方法,帮助壮族学生解决英语学习中语音语调的问题。

引文:
[1]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2]韦茂繁,韦树关.壮族人学习普通话语音难点突破[M].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

光盘号:
SOCI0809

文献号:
0

中文刊名: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拼音刊名:
GXZS

年:
2008

期:
S1

CN:
45-1349/C

ISSN:
1673-8179

文件名:
GXZS2008S1047

页:
135-137

分类号:
H319

专题代码:
F085;

子栏目代码:
17;

全文:
一、前言壮族有1700多万人口,是现今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其分布东起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至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南至北部湾,北达贵州省从江县,西南至中越边境的广大区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地球村、全球化日趋加快,及西部大开发,壮族地区人民依托当地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等诸多因素,与外面世界的接触日趋频繁,民族地区的外语人才的培养不可或缺。但是,壮族地区的很多学生,由于受社会环境语言的影响,英语发音不准、语感差,壮语方言影响根深蒂固,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外语的兴趣。如何在教学上帮助学生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是广大英语教师一直在不断探讨的问题。二、对比分析理论对比分析是将学习者的本族语与其所学的外语进行比较,旨在为外语教学提供反馈,预测学习困难和错误。最早从理论上提出在外语教学中进行语言对比分析的,是美国语言学家弗赖斯(Fries,C.)。对比分析的心理学基础是转移理论。母语习惯会向外语学习转移。母语对外语学习有促进作用的被称为正向转移(positive transfer)。母语习惯的转移阻碍了外语学习,则这种阻碍现象被称为负向转移(negative transfer)或干扰(interference)。对比分析理论的核心是外语学习的主要障碍来自母语的干扰,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结构的异同,我们可以预测外语学习者的语言错误和难点。分析理论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体验,同时针对外语教学而提出来的。其意义在于: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通过对比分析预测到学习困难,知道学生在语言的哪些方面容易犯错误,那么,教师便可有意识地运用这种预测去为教学做决策,对语言的难点予以特殊处理,各个击破。[1]三、壮英语音语调比较语言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产物。恩格斯指出,由于劳动,解放了人类的肺部和喉头,促使了这些正在形成的人,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由于音调的抑扬顿挫的不断加多,缓慢地然而肯定地得到改造,而口部的器官也学会了发出一个个清晰的音节。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然而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生物进化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社会进化的问题,不同自然环境下的不同民族,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不同的民族发展史都会使语音具有不同的民族特征、地方特征和语音系统。1.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活动的产物从物理学上看,一切声音都是物理现象。物理振动产生声波通过介体(空气)传播到人的耳朵里,就成为人们听到的声音。无论是英语还是壮语,尽管它们都有共同的人类发音器官,但是所发出的波音却大不相同,原因何在呢主要是发音器官活动的部位不同和活动的方法不同。而这些又深受不同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时季气候、民族历史、文化承传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壮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它除了与亲属语言有相似或相同点之外,还有自己的特点。即有独立的语音系统、基本词汇、语法体系,明显地区别于其他语言。[2]例如,在壮语语言系统中,就缺少某些成分:没有翘舌音、没有塞擦音、没有送气音(南壮有几个)、没有eng、ing、ueng韵母、没有撮口呼韵母等音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对英语语音语调的学习。如有的壮族学生把jump读成/dr(mp/,有town读成/daun/。而元音/(/常常开口不够大。2.英语元音与壮语韵母有近似音节但各自发音明显壮语韵母的长短区别不明显而英语元音有长短之分。壮族学生受壮语发音习惯的影响,往往是长元音发得不够长,短元音不够短促有力。3.壮语是声调语言,有八声调,分别编为1、2、3、4、5、6、7、8调,利用音节读音的高低升降不同来区别词义的不同例如:na(厚)、naz(田)、naj(脸)、nax(姨妈)、naq(箭)noh(肉)。而英语是语调语言,没有固定的词调,词中音节的高低没有区别词义的作用,而要服从全句的语调。壮语句调和英语句调虽然都有升调、降调、升降调(曲调)、平调,但壮语的调偏于低降调,调值偏低,以平降调居多。而英语升降调错落有致,更富于变化。因此,教师在教学生语调时,要注重这个区别,努力消除壮语声调给英语语调学习带来的干扰。4.英语计算节拍的时间以重音为主,壮语则以音节数目为主英语讲究轻重音节的搭配,壮语则讲究各种声调的搭配。例如英语,I’ve′done my′best to′learn′English.壮语:Song duz byalleix nding,Duz ciengj duz bae gonq(两只红鲤鱼,争先恐后游)。5.连读是英语不同于壮语的一个特征它是指在一个意群中词与词之间的连读。在壮语里,一般没有连读的,每个字的音均要单读。因此,壮族地区学生读英语时不习惯连读,而是一个词一个词地蹦出来,说得不流利不自然,听起来没有韵味。除此之外,壮族学生在学习英语语音时口形、唇形、舌位等常不到位。例如发元音时口形张开程度不够;发辅音时忽略了连缀现象;发浊辅音时声带振动不强。我们在语音教学中都应十分重视这些现象。三、英语语音语调教学对策的选择每一个民族在学习外语发音时,总会利用本族的语音资源或自己已知的语音去进行学习。壮族学生从小就讲壮语,形成了壮语的语音语调习惯,而学英语语音语调是形成一种新的习惯过程。新旧习惯产生矛盾,而旧习惯在学生学习新的语音语调习惯过程中起到负迁移的作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英壮语言的异同,找出学生学习上的难点,在教学方法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充分利用英壮语言在语音语调方面的相同或相近之处,排除壮语发音习惯的干扰,提高英语语音语调的教学质量。针对上述英壮语音语调的异同性,对壮族学生英语语音语调教学可采用以下的对策和选择。1.语音教学壮族学生在学习英语语音时,要注意抓住英语发音与壮语发音的不同特点,即长元音和双元音饱满;短元音短促有力;咬舌头及送气音等等。壮语语音中根本没有咬舌头音[θ][],但英语却有不少。英语中的清辅音[p]、[t]、[k]、[f]等是属于送气音,而在壮语北部方言中却没有送气音的音位。因此老师要有意加强对壮族学生这方面的训练。学发送气清辅音并不太难。因为壮语本来就有与英语浊辅音相同的不送气的声母b、d、g,就在发b、d、g的基础上让气流从口腔里明显地冲出来,英语清辅音的[p]、[t]、[k]就发出来了。学发送气音时,可以利用这个方法来检验发音的送气与否:把自己的手掌放在嘴巴前面,发送气音时气流较强,你会感觉到有一股气吹到手掌。咬舌头的音[θ]、[]可通过句子“There are thirty-three thousand three hundredand thirty-three feathers on that birds throat”来练习(咬十次舌头),这样学生很快就掌握这一发音技能。为使学生能发音准确,在教学上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借助录音机、录像机、计算机等进行立体化交互化教学。为了让学生能够反复多遍地听其言观其行发音材料,使用复读机,可以随意提取、重复听音材料,直到学生听清发准;使用VCD教学材料可以让学生既能听其音又能观其形;而使用计算机教学,由于能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发音的动态过程,学生能了解每个发音,特别是近似音的发音原理、发音方法和发音过程。例如学生对有些如/b/-/p/,/d/-/t/,/g/-/k/,/(/-/s/,/(-j/,/t(/-/d(,//r/-/l/,/dr/-/tr/,/w/-/v/等音组难于辨别,如果运用CAI辅助教学来展示48个音标的发音口腔示意图动态过程,那么学生的困难也会迎刃而解。从CAI课件教学中,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各个音素发音时齿、唇、鼻、声带的正确位置,以及舌位气流等的变化运动的情况。由于声音、图像、文字等到多种刺激并重,使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这样直观清晰,学得准,记得牢。(1)利用小诗、绕口令训练读音技巧是一种极为有效的练习方式,它使乏味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容易记忆,不仅学者感兴趣,而且听音者也能从语音的音韵节奏中得到美的享受。如Good better,best/Never let it rest/Till goodis better/And better best.和She sells seashells onthe shin-ing seashore,and shells she sells on the seashore are sea-shells I amsure.这些小诗及绕口令短小精悍,对比音素和节奏感都很强,读起来琅琅上口,既能增强学生的语感,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扩大语言信息的输入量。(2)利用英语歌曲进行语音语调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实验获得的结果表明,有音乐伴随的教学和没有音乐伴随的教学相比,前者比后者记忆有效率高。洛凡诺夫的暗示教学法理论认为,歌曲在无意识记忆的状态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英语歌曲、儿歌是学生非常喜爱和熟悉的形式,琅琅上口,有自然语调及表情动作。通过儿歌,学生学会了英语的单词、句子,对英语有了初步的理解、判断,同时也学会了自然优美的语音、语调,学会了欣赏语言的韵律美。例如在“Thisis the way”一歌中,着重训练了[]这个音素,“pop”、”pots”、”wash”均含有[]音,而且这些单词反复吟唱,记忆深刻,效果良好,中间又与”floor”、”morning”含[:]音素,“early”所含的[:]音素以及“so”所含的[u]音素相对比,辨音清晰,事半功倍,英语歌曲教学能激发保持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教学效果显著。2.语调教学语调的学习相对于元音、辅音来说,难度比较大。这是英语语调比较复杂,而壮语语调比较单调,况且英语说话者由于感情、情绪、语气的不同,反映在语调上会有许多细小的差异。即使掌握了语音音素的正确发音并不等于就能读好单词,能流利地说话和朗读文章。入门阶段的语调教学要注意将语调的教学与节奏教学与节奏教学、重音教学结合在一起,而且要注意连读、弱读、同化、不完全爆破等朗读技巧的练习。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要掌握英语语调、节奏、重音等的特点和规律。了解语调的标调体系,声调群的结构模式,语调的意义功能,节奏群、节奏常用的模式和类型,词重音和句重音的一般规律。在开始阶段,为了帮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语调,可以通过使用位置不同的黑点直线和曲线来表示每一个音节音调的高低。这种指导方式,更加有利于壮族学生模仿他们所听到的正确的语调。在一个句子里或语调组里,降调表示比较肯定的语气,表达的意思完整。它主要用于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和特殊疑问句中。升降则用于一般疑问句,或表示请求、道歉、打招呼等。它往往表示说话人的语气不肯定、怀疑、犹豫、提出建议、道歉、责怪、勉强、让步等,或是表达的意思不完整。据此可以精选一些有代表性的句型集中练习,在练习中体味,在体味中掌握。语调教学还与节奏练习有关,老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念英语小诗,培养朗读英语的节奏感。节奏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由于说话者的速度与说话时的感情变化,语句重音也随之千变万化,音步的划分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因而学生只有多听多练以培养节奏感,其他诸如连读、弱读、同化、不完全爆破等也要通过典型的短语、句型、段落等进行集中强化练习,以加深学生的语感印象,养成自然地道的语流。总而言之,对少数民族学生,特别壮族学生,英语语音语调教学要注意对比,找规律,辨异同,排除干扰,尽量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兴趣,多正面引导鼓励学生,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克服困难的决心,以达到提高壮族学生英语语音语调教学质量的目的。对比分析理论在壮族地区英语语音教学上的应用@李晓兰$河池学院外语系壮族地区的许多学生由于受社会语言环境的影响,在英语语音语调学习上颇感困难。运用对比分析理论,通过对比分析壮语与英语语音语调上的差异来探讨英语语音语调的教学方法,帮助壮族学生解决英语学习中语音语调的问题。对比分析理论;;壮语;;英语语音;;语调[1]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2]韦茂繁,韦树关.壮族人学习普通话语音难点突破[M].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

专辑代码:
H;F;

更新日期:
2008-09-05

专题子栏目代码:
F085_17;

第一责任人:
李晓兰;

核心期刊:
Y

出版日期:
2008-06-30

机标关键词:
对比分析理论;英语语音教学;英语语音语调;教学方法;教学对策;语言错误;外语教学;发音不准;社会语言环境;不完全爆破;

SYS_VSM:
英语语音语调:7142,对比分析理论:5345,壮语:4261,英语:1081,教学方法:476,社会语言环境:450,英语语调:274,英语歌曲:268,语音:254,语音教学:205,

页数:
3

文件大小:
79K

DOI:
CNKI:SUN:GXZS.0.2008-S1-047

允许全文上网:
Y

允许检索:
Y

印刷页码:
129-131

原文格式:
D

下载频次:
370

被引频次:
5

FFD:
1.062262

文献标识码:
21

期刊标识码:
QS0101;

来源标识码:
P01;P0204;P0208;P0209;

影响因子:
0.286

专题整刊代码:
H000

复合专题代码:
F085;H000;

网络总库专辑代码:
F;H;

语种:
中文;

年期:
2008S1

期刊栏目层次:
语言学

作者代码:
11254553;

机构代码:
0021064;

表名:
CJFD2008

TABLENAME:
XHZLPERIODICAL1_METADATA

他引频次:
0

机构作者代码:
0021064:11254553;

THNAME:
GXZS2008S1

CSSCI期刊:
Y

热度:
0

省代码:
0018

出版物代码:
CJFD_GXZS

行业分类代码:
12802290509

FILETYPE:
XML;EPUB

SYS_NVSM:
对比分析理论:7*45.198;壮族学生:6.2*26.9611;英语语音:21.6*91.7706;壮语:32.2*136.806;白傣语:32.2*136.806;壮傣语支:32.2*68.4031;篇长:4943

NVSM_分组:
对比分析理论;壮族学生;英语语音;

第一作者H指数:
7

CI指数:
307.445

第一机构:
河池学院

第一作者代码:
11254553

第一机构代码:
0021064

主要主题:
对比分析理论;英语语音;

次要主题:
壮族学生;

机构作者名称:
河池学院外语系_李晓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