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一、问题的提出自从2004年11月北京将6处世界遗产门票价格上调以来,张家界武陵源核心风景区、黄山风景区、九寨沟风景区以及黄龙风景区等世界遗产地都先后通过了门票涨价的提议,2005年全国各地随之刮起了一场门票涨价的“旋风”。而另一方面,2005年11月26-27日河南省在我国率先设立了省级的“文化遗产日”,将河南省境内6个城市的70多个遗产景点免费向公众开放。据统计在两天内共有460·3万人免费参观了河南省的博物馆、历史文化遗产等景点,其中龙门石窟景区做为河南省的世界文化遗产更是出现了“井喷”的现象。在世遗涨价风潮中的免费开放为什么能引起公众的如此轰动?这两种现象的对比反映了我国世界遗产旅游地价格门槛的什么问题?对我国今后世界遗产旅游地门票定价又有什么启示呢?文章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二、相关研究综述笔者通过广泛阅读和分类总结发现对景区门票波动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门票价格上涨的原因和门票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影响。对于景区门票涨价的原因,依绍华指出由于每年国家给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拨款相对较少,各景区需要加大力度创收才能保障景区的正常运营,而门票收入是景区最直接依赖的经济收入,并且在景区收入中还有一部分要被用于地方财政收入。因而在客观上造成了景区门票的上涨。张维,郭鲁芳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分析得出旅游景区票价上涨的经济学解释是以景区为代表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处于强势地位,而以旅游者为代表的蛰伏利益相关者处于弱势地位。周建梅,文秋红,屈章贺从资源的垄断,市场意识的薄弱,部门利益的驱使,门票流失和景区门票价格竞争五个方面来阐述了门票上涨的原因。吴丽莉,李重芳认为旅游价格对旅游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旅游地服务质量以及价格的决定方式深刻影响旅游地事业的发展,理顺价格关系对落后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意义特别重要。杨美霞从客源市场的角度分析了景区门票价格上涨所造成的影响,包括对客流量、客源市场时空分布和游客消费行为结构的影响。曹新向通过对河南首届文化遗产日的调查产生了对景区门票价格合理性的质疑,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道教协会副会长张金涛认为将资源保护作为景区提价的招牌而盲目提价会损害整个旅游市场。陈秀琼通过对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门票上涨的思考得出从社会公益角度看,门票涨价只会弱化资源的社会公益性;从经营角度看,门票涨价反映资源管理经营部门的错误经营策略;从资源保护角度看,在假日经济驱动下,仅靠提高门票价格控制参观人数的效果是有限的。三、世界遗产旅游地门票价格波动的经济学分析———兼论对当前世遗门票涨价理由的两点质疑北京世界遗产票价上调听证会上有关部门给出的上调票价的理由如下:一是因为它们都是闻名世界的旅游景点;二是与外地相比,它们的票价总体偏低;三是由于票价不高,影响了旅游接待的水平;四是要用价格杠杆来控制超负荷的客流量。而笔者却认为仅仅根据这些书面性的外在理由来提升遗产地旅游门票价格是站不住脚的,并依据经济学的理论进行分析提出了两点质疑:◆质疑分析1:门票调价的结果显示与所给理由存在冲突将遗产旅游地看作一个市场,对旅游市场上的旅游商品的需求就称为旅游需求。同时,旅游者对一定量的这种旅游需求愿意支付的价格就称为旅游需求价格。旅游需求的形成与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旅游需求作为商品和服务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需求规律也受商品和服务需求的一般规律的制约。一般来说,旅游需求量与旅游价格、旅游者的可支配收入和可支配自有时间存在着相关关系,这三个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都将引起旅游需求量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特征在经济学上称为需求弹性,在旅游学中我们将其演变为旅游需求弹性。根据旅游的需求弹性可以测量其自变量变动反应的灵敏程度,是具体说明一个自变量的值每变动1%所引起的旅游需求量变化的百分值。其计算公式为:旅游需求弹性=旅游需求量的相对变动相关因素的相对变动=△Q/Q△X/X公式中,Q代表旅游需求量,X代表影响旅游需求量的任何一个自变量,△代表变量的变动值。(在此我们主要讨论价格的变动对旅游需求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出旅游需求价格弹性就是指旅游需求量对旅游产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指旅游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旅游价格量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其计算公式如下:︱Edp︱=(Q1-Q0)/Q0÷(P1—P0)/P0公式中,Edp代表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P0、P1代表变化前后旅游价格;Q0、Q1代表变化前后的旅游需求量。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Edp︱>1,表明旅游需求弹性较大,需求曲线表现的较为平坦。此时,只要旅游价格稍有变化,便会引起旅游需求量较大幅度变化。也就是说,旅游需求量对旅游价格的变动反应比较敏感(图1)。图1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曲线图第二种情况是︱Edp︱<1,表明旅游需求弹性小,旅游需求曲线表现得比较陡峭。此时,旅游需求量对旅游价格反应比较迟钝,旅游价格若发生变化,只会引起旅游需求量较小幅度的变化(图2)。第三种情况是︱Edp︱=1,表明旅游需求弹性适中,旅游需求曲线表现为一条正双曲线。此时,旅游价格若有所变化,旅游需求两则相同比率的反向变化。图2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曲线图当游客选择旅游景区时,如果某种旅游景区有较多的替代地,替代程度越高,游客的选择余地也就越大,当这个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稍微提高时,游客就可以选择具有替代效应的其它景区,而只有其门票价格下降时,游客才有可能转向该景区。因此,具有替代品的旅游景区具有较高的旅游需求价格弹性,替代性越强,弹性就越大;相反,如果某个旅游景区没有相似的替代地,那么其旅游需求价格弹性就很小。对于世界遗产旅游地来说,其所依赖的旅游资源是世界级别的,独一无二的。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唯一性,属于热门的旅游资源,旅游者除了到此地能感受到这种文化氛围和环境享受外,别无分家。因而在没有替代品的情况下,世界遗产旅游地对旅游者来说其需求价格弹性就很小,也就是说,即使遗产地门票价格上涨,旅游者还是会源源不断的涌入①。以黄山为例,从1986年到2002年门票从2元提高到132元,达61倍,但来黄山的游客每年都保持在120万人左右,价格并未解决旅游地的人满为患现象。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有关管理部门想通过提升世界遗产旅游地价格来限制客流量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质疑分析2:门票调价的影响与“世界遗产地”设立的作用和内涵相违背在经济学中,我们假设消费者是理性的,为了追求效用最大化,必须考虑各种商品的价格和自己的收入水平。在不扭曲事实的前提下,我们合理假设消费者所能购买的商品仅为两种———商品X和商品Y。由于消费者必须将其全部收入都用于购买这两种商品,所以显然①QXPX+QYPY=I②QY=I/PY-QXPX/PY①式中,QX为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X的数量;QY为消费之所购买的商品Y的数量;PX,PY分别为商品X和商品Y的价格;I为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根据方程式②我们可以在坐标系中画出一条直线(如图3所示),这条直线称为预算线。它表示消费者有能力购买的商品X的数量与商品Y的数量的各种组合。图3预算线?预算线表示消费者有能力购买的商品X和商品Y的数量的各种组合(引自《微观经济学》)将此理论运用到遗产地景区门票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影响分析上来。我们理性假设遗产地的景区门票为商品Y,假设遗产地周边地区的其它旅游消费为商品X。当遗产地景区门票价格上涨后,根据旅游需求价格曲线,理性上说相应的旅游需求会发生变化,会有较小幅度的减少(即游客对遗产地景区门票获取需求的减少),但实际中,由于遗产地的独一无二性,图4这样就完成了一个由于价格上涨而带来的需求缩减的转移,即将对遗产地景区门票需求的缩减转移到了对遗产地之内或周边的其它旅游消费活动的缩减。从而在游客的可支配旅游费用不变的前提下获得相同的满意程度。这种转移了的旅游需求的缩减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首先,旅游业是一个连带性很强的产业,对交通、餐饮、住宿、商业、电信等行业都有着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而世界遗产地做为世界级的旅游地,除了旅游功能外,它的存在还有着为当地经济起拉动作用的责任。遗产地门票的上涨虽然增加了景区门票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单一旅游收入,但在消费者支付意愿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停留天数减少,对遗产地的打包旅游产品的消费减少,同时对于其他的食、住、行、游、购、娱的需求减少,从而造成整体上的旅游需求减少,遗产旅游地活动的产业性的内部经济性就会受到影响,对于遗产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的长远前景是不利的。再者,目前我国遗产地的保护费用大部分是来自于国家财政拨款,财政收入多为税收,税收多了,财政充足才能有充足专项拨款的保护资金。虽然遗产地景区门票的涨价会增加景区收入,但因门票涨价而带来的旅游整体需求的减少引起的遗产旅游相关的其他行业消费减少相比,收入增加的效应远远小于门票涨价带来的消费减少的效应,实际上会减少国家对遗产保护的投入。其次,对于能到遗产地参观的游客来说,为了参观提价了的遗产地景区,不得不缩减其在其它消费上的费用,这样也客观上造成了旅游者体验愉悦性的降低,从而形成了不利的口碑效应。而对于另一部分由于高昂的价格不能到遗产地参观的潜在游客来说,遗产地景区门票的价格上涨客观剥夺了他们欣赏遗产,体验遗产的权利,造成了进入障碍,将遗产景区变成富裕的外国人和有钱有权的国内人的“特权景区”。这种现象与世界遗产旅游地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属于准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等设立的初衷完全相悖。四、结论和启示从以上分析可知,世界遗产地旅游景区想通过提高门票价格来解决目前遗产地面临的相关问题是行不通的,这一措施的实行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会带来一定的困扰。特别是在实际运用中,长此以往会将世界遗产地置于一个十分不利的局面———不仅没能解决相应的问题,而且会导致新一轮的问题出现,诸如社会公平性的丧失,整体经济发展受阻等等。我国的遗产管理者应该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分析遗产地的特殊性质,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例如我们不妨可以考虑借鉴国外的一些遗产景区门票价格管理方式和获取遗产地保护资金的渠道。世遗旅游地价格波动的经济学分析——兼论对当前世遗门票涨价理由的两点质疑@吕观盛$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桂林541006世界遗产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呈现出一种整体的涨价热潮。文章运用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和消费者预算线曲线分析了世界遗产旅游地门票价格上涨的不合理性,认为遗产地通过提升门票价格的做法来解决相关问题是行不通的。相关管理者应该理性的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世界遗产;;门票价格;;需求弹性;;预算线[1]依绍华.对景区门票涨价热的冷思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01).
[2]张维,郭鲁芳.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的经济学分析——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
[3]周建梅,文秋红,屈章贺.关于景区门票涨价现象的思考[J].价格月刊,2006,(05).
[4]吴丽莉,李重芳.轮旅游服务价格政策的抑制作用[J].旅游经济,2006,(04).
[5]杨美霞.景区门票价格上调对旅游客源市场的影响——以张家界武陵源景区为例[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06).
[6]曹新向.对首届“河南文化遗产日”的调查与思考[J].旅游学刊,2006,(05).
[7]不能以保护公共资源名义牟利——访全国人大代表、龙虎山天师府主持张金涛.两会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