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前言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 ,入境旅游者每年达 70 0 0万人次以上 ,我国已步入国际旅游大国行列。国内旅游业发展也很快 ,国内游客每年达 7亿人次以上 ,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第三产业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活动已开始成为寻常百姓人家生活的一部分。旅游活动安全至关重要 ,因为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游客时时处于游览和迁移过程之中 ,并与各方面人士接触 ,潜伏着各种事故诱发的可能性。旅游工作者应提高警惕 ,注意消除各种事故隐患 ,努力避免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常见的旅游安全事故可包括交通事故 (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等交通事故 )、治安事故 (偷盗、抢劫、诈骗、行凶等治安事故 )以及火灾、食物中毒等。事故发生就会导致游客身心及财物受到不同程度损害 ,每每使愉快的旅游活动瞬间变成惊心动魄的事故抢救现场。此时也是对旅游工作者严峻的考验 ,面对正在或已经发生的事故 ,旅游工作者应不计较个人得失 ,头脑冷静地分析事故的严重性。首先考虑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积极主动地和有关部门 (交通、公安、急救中心等 )及上级领导单位 (各级旅游局 )取得联系 ,争取他们的支持、帮助和救援 ,沉着地组织抢救 ,有意识地保护现场 ,努力把由于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游客人员伤亡、财物损失和不良影响减少到最小限度 ,保护游客的基本权利和利益 ,维护旅游业的声誉。 1 999年 1 0月 3日贵州省马岭河风景区发生令人震惊的缆车坠毁事故 ,据新闻媒体报导 ,事故中死亡 1 4人 ,受伤 2 2人 ,是近年来十分罕见的一次灾害性旅游安全事故。笔者试对马岭河事故进行剖析 ,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训 ,为我国现在正迅猛发展中的旅游业和日益增多的游客提供鉴戒。1 马岭河风景区“10· 3事故”概况 马岭河风景区位于贵州省黔西南自治州 ,属兴义市 (县级市 ) ,距兴义市区约 1 0 km。马岭河风景区以峡谷为特色 ,地貌学上属高原喀斯特地貌 ,峡谷长 1 3.8km,宽数十至 2 0 0 m,深 2 0 0 m~ 40 0 m。马岭河沿峡谷直泻而下 ,河水峰回路转 ,滩多水急 ,两岸飞瀑直挂 ,从谷底向上仰望 ,崖壁几乎与谷底垂直 ,天空似一线天缝 ;峡谷两侧数千座奇峰盘绕 ,姿态万千。马岭河峡谷集雄、奇、秀、险于一身 ,是喀斯特地貌天然佳作 ,被誉为“天沟地缝”、“地球上最美丽的伤痕”,1 993年被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因当地属贫困地区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资金严重不足 ,因陋就简 ,仓促上马 ,留下重大隐患。由于兴义市位于云贵高原上 ,从兴义市赴马岭河风景区参观 ,实际上是从云贵高原面下到峡谷中去游览观光 ,沿马岭河向下游方向漂流 ,漂流观光后再从谷底上升到高原面上 ,群众称之为“上山”。1 990年 1 0月 3日上午 ,1 0 0多名游客 (以广西游客为主 ,少量是贵州游客 )在该风景区观光、漂流后 ,临近中午 ,游客们来到缆车起点处 ,准备上山 (回高原面 )就餐体息。缆车规模很小 ,面积不足 1 0 m2 ,游客们争先恐后地往车里挤 ,现场管理人员虽作了一些劝阻 ,但未能控制局面 ,结果缆车挤进了 35人 (加管理人员 1人共 36人 )。几分钟后缆车上升到 1 5 0 m高的顶点 ,正欲打开车门 ,缆车突然回滑 ,管理员此时拼命踩刹车 ,企图阻止缆车下滑 (实际上此时刹车踏板已断成两截 ) ,缆车下滑 5 0 m后 ,突然“啪”地一声巨响 ,缆车的两根钢绳断了 ,缆车猛然加速 ,发出“咔嗒、咔嗒”声响 ,以巨大的冲力从空中重重摔下到起点水泥平台上 ,在地面掀起气浪 ,缆车坠地时完全变形 ,车窗玻璃粉碎 ,35名乘客和 1名管理员像罐头沙丁鱼那祥 ,被挤压重叠在缆车内 ,血肉模糊 ,惨不忍睹。当场在附近等候乘缆车的近百名游客目睹这一幕惨剧 ,大家猛然从这惨剧中惊醒过来 ,天马旅行社女导游及时用手机与公安部门、急救中心联系 ,大部分人 (包括导游和游客 )勇敢地投入简易的抢救工作 ,把缆车门撬开 ,将伤员从缆车中抬出 ,放到周围地上 ,进行初步急救 ,并沿着崎岖的山路 ,首先把几个小孩抱上山 (高原面 ) ,他们的抢救为受伤游客赢得了最宝贵的时间。大约过了 1个小时 ,1 0 0余名武警战士和医务人员赶到了 ,他们飞奔走下陡峭的山路 ,武警战士每 4~ 6人一组 ,就地取材折断树枝做成简易担架 ,沿着 6 0°~ 80°坡度的崎岖山路 ,踩着石缝草根 ,不畏艰险 ,肩扛头顶把伤员送到山顶 (高原面 ) ,不少游客也主动参加抬伤员。黔西南州医院、兴义市医院、南江医院医务人员紧急行动 ,到现场救护伤员 ,转送医院 ,兴义市委书记当场表示对伤员要不借一切代价进行抢救。1 0月 4日凌晨贵州省副省长率有关部门负责人赶往兴义 ,慰问伤员 ,处理有关事宜。 1 0月 5日晨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率慰问小组赶到兴义 ,看望“1 0· 3事故”受伤人员和死难者亲属。至此时死亡人数达 1 4人 ,其中游客 1 3人 ,缆车管理员 1人 ;受伤 2 2人 ,乘当次缆车的人无人幸免。据新闻媒体报导 ,缆车设计者、建造单位、管理单位的涉嫌责任人员共 6人被刑事拘留。黔西南州旅游局领导表示 ,马岭河风景区“1 0· 3事故”缆车将完全拆除 ,不再使用2 马岭河风景区“10· 3事故”剖析2 .1 缆车设计与施工存在重大隐患 1 994年底由马岭河风景区管理处牵头集资 1 0余万元修建缆车 ,当时风景区整体规划没有完成 ,由兴义市建设局批准作临时性建设处理 ,设计者为李×× ,施工单位是水电九局天生桥分局机电工程队 ,1 995年 3月建成使用 ,当时核定每次载客 2 0人 (后减为 1 0人 ) ,其标示牌贴在车厢内。严格地说该车既不是缆车 ,也不是索道车 ,只是一种运送人员的提升机械 ,设计非常简陋 ,依靠两根钢索架住车厢 ,再依靠一部卷扬机和一根钢绳将车厢拉上拉下 ,设计与施工存在重大隐患。一些专家分析 ,此次事故中车厢已升到顶端 ,但未能卡住 ,造成下滑 ,而管理员拼命踩住刹车 ,铁制刹车踏板被踩断 ,结果两股相反的力使卷扬机齿轮受不住而断裂 ,牵引钢绳也断开 ,同时车厢没有安全保护装置 ,加之严重超载 ,重量极大 ,致使车厢急剧下坠 ,酿成惨祸。在旅游风景区建设 ,特别是关键旅游设施建设 ,应特别注意安全。一套缆车或索道车投资数百万乃至上千万 ,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 ,不能因陋就简 ,土法上马 ,而应该在条件不足时宁可不搞。如果马岭河风景区不搞这种“土法缆车”’,而把那条从漂流终点到山上 (高原面 )的山间小路修好 ,搞成较完整的石阶路 ,游客漂流、观光完后步行上山 (回高原面 ) ,游客虽然累一些 ,但安全得多了。2 .2 马岭河风景区管理十分混乱从缆车建成到发生事故 ,贵州省黔西南州和兴义市两级劳动部门安检人员每年都对马岭河风景区的缆车进行安全检查 ,多次强调缆车不能超载 ,要求加强保养、上油 ,增加纯卡(一种安全防备部件 )。就在 1 999年国庆节前几天州、市劳动部门安检人员对包括缆车在内的风景区设施进行安全检查 ,检查完后该缆车每次核定人数由 2 0人减到 1 0人 ,而马岭河风景区领导和缆车管理人员对检查意见置若罔闻。据进一步调查了解 ,该缆车并不是由风景区管理处直接管理 ,而是由兴义县两位农民承包 ,所有管理员均没有上岗证。据有关专家指出 ,当车厢下滑时 ,不是拼命踩刹车 ,而是改按下降键 ,缆车就会顺利下滑 ,回到原处 ,不会产生坠车惨剧了 !缆车升降平台的进出入口均没有设立封闭的缓冲区 ,各类警示标志不齐全 ,游客登车常秩序混乱。马岭河风景区管理处未能对缆车有效监督和管理 ,长期忽视安全 ,是导致“1 0· 3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马岭河风景区漂流终点处可有两种方法上山 (回高原面 ) ,一是乘坐缆车上山 ,一是沿山间小路步行上山 ,后者上山约需 40 min。但在缆车起点处没有标出上山小路 ,使游客误认为只能坐缆车上山 ,要么再花两三个小时原路返回。另据当地人士介绍 ,为了让漂流下来和沿途观光步行过来的人都坐缆车上山 ,管理处多次将上山小路封死 ,每到旅游旺季在缆车登车处常常游客拥挤 ,互不相让 ,管理处对此现象熟视无睹 ,从没有想办法改善。 1 999年国庆节是游客集中的高峰期 ,兴义市旅游部门超负荷招揽游客 ,该市在国庆期间游客食、住、行、游都十分紧张 ,这也是导致“1 0· 3事故”产生的原因之一。2 .3 游客精神文明不足 ,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在我国当前旅游业大发展的情况下 ,各旅行社、各风景区都在尽力使游客们玩得顺利 ,玩得舒畅 ,但限于各地具体条件 ,每每会产生一些不尽人意之事 ,或设施不足 ,或接待游客过多在这种情况下 ,游客们如何保持文明形象 ,如何注意自我保护也是重要的。“1 0· 3事故”发生现场 ,有 1 0 0余位游客漂流或观光结束至缆车起点处 ,而缆车远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据没有挤上这趟缆车的游客说 ,当时为了争上缆车 ,游客之间发生不少的争执 ,管理员说缆车超载了 ,要求部分游客下去 ,天马旅行社导游劝该社的游客下车让一让 ,但让出来的空间又被其他旅行社游客挤满了 ,令人可气可悲。核定载客 1 0人的车厢挤上了 35位游客 ,他们终于成了“1 0· 3事故”不幸的受害者。2 .4 旅游保险是旅游工作重要的一环旅游保险是一种风险转移机制 ,办旅游保险本身并不能消除风险 ,但能为遭受风险损失的游客提供经济补偿 ,使事故得到妥善的处理。 1 997年国家旅游局颁布了《旅行社办理旅游意外保险暂行规定》,规定明确指出旅行社组织团队旅游 ,必须为旅游者办理旅游意外保险 ,从而完善了我国旅游意外保险制度。“1 0· 3事故”中的广西游客主要由广西中国旅行社、天马旅行社、阳光旅行社组团游览 ,该三个旅行社均按有关规定为游客买了旅游保险。事故发生后 ,三旅行社投保单位平安保险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广西分公司立即派员前往贵州马岭河事故现场为死伤者取证 ,特事快办 ,以最快速度将保险金赔付给受害者 ,使受害游客及其家属在经济上得到补偿 ,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之对比的是 :据新闻媒体报导 ,贵州马岭河风景区缆车未参与任何保险 ,凤景区及有关部门虽表示承担赔偿责任 ,但在依照什么法、怎样赔偿方面与受害者及其家属看法有很大差距 ,几经周折后才进行了赔偿。3 小结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广大人民收入提高和闲暇时间增多 ,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旅游活动 ,旅游业今后将会持续增长 ,旅游活动中的安全保障显得格外重要。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工作者必须把游客的安全放在首要地位 ,高标准严要求地对待旅游工作每一个环节 ,消除各种隐患。广大游客也要提高精神文明水平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这就是我们应从马岭河风景区“1 0· 3事故”中吸取的有益教训一次灾害性旅游安全事故剖析——以贵州省马岭河风景区“10·3事故”为例@郝革宗$广西师范学院地理系!中国南宁530001马岭河风景区;;旅游安全事故;;旅游管理;;事故原因1999年 10月 3日贵州省马岭河风景区发生了一起灾害性旅游安全事故。本文介绍了这次事故发生概况 ,并从缆车设计与施工存在重大隐患 ;马岭河风景区管理十分混乱 ;游客精神文明不足 ,自我保护意识不够 ;旅游保险是旅游工作重要一环等方面对“10· 3事故”原因作了剖析 ,并指出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工作者必须把游客的安全放在首要地位 ,从“10· 3事故”中吸取有益的教训[1] 李天元 ,等 .旅游学概论 [M].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6 .
[2 ] 朱葆琛 .导游业务 [M].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8.
[3] 黄群峰 ,等 .贵州马岭河风景区出惨祸 ,载人缆车百米砸下 [N ].南国早报 ,1999- 10 - 0 6 (1) .
[4] 黄群峰 ,等 .三部委联合调查组抵兴义 ,介入“10· 3”事故调查 [N].南国早报 ,1999- 10 - 11(1) .
[5 ] 罗劲松 ,等 .情淌深谷——广西游客马岭河事故现场自救记 [N].南国早报 ,1999- 10 - 0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