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为了加快实现“大港口、大工业、大旅游”的宏伟目标,争创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近年来钦州市政府积极提高旅游核心竞争力,加强景区景点建设步伐。广西钦州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自然美景、历史人文景观。钦州市政府在“泛北”经济建设的形势下发展大旅游,以三娘湾为龙头进行旅游开发建设,全面推进全市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本文以三娘湾景区的旅游发展状况为例,分析新形势下钦州市旅游发展的前景及其对策。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三娘湾旅游区位于钦州市最南端、风景如画的北部湾畔,东邻北海市,西接钦州港经济开发区,并与防城港市隔海相望,地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腹心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三娘湾距离钦州市区40公里,钦州港22公里,南宁市120公里,北海市91公里,防城港市61公里,越南芒街100公里,交通方便。旅游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雨量丰沛。年平均气温22℃,最冷月平均气温13.4℃,最热月平均气温28.3℃,年均日照时数1800小时,全年无霜期354天。旅游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中国海岸带热量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一年四季皆可旅游。二、独特的旅游资源三娘湾村位于广西钦州市东南,全村1.5平方公里,总共2.5公里海岸线。自从2003年进行旅游开发以来,村民的开发热情都很高,积极配合政府工作,景区发展很快,2006年被评为4A级景区,三娘湾村被评为“全国小康明星村”。(一)稀有的动物种群———中华白海豚三娘湾因中华白海豚的大量涌现一跃成为广西最热门的景区,这里聚居着近千只珍稀的中华白海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被誉为“海上大熊猫”、“海上国宝”。海域内,常年活跃着数百头五彩斑斓的中华白海豚,而且一年四季都能近距离观看,每当渔民出海捕鱼或游人出海观光时,海豚常常追逐渔船、亲渔夫、逗游客,或在海中嬉戏,构成了一幅人、豚亲密无间、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三娘湾景区以它古朴与纯美以及中华白海豚骄人的魅力吸引了国内外无数的游客。钦州政府每年都举行国际海豚节,海豚文化节作为钦州的一张名片,向海内外展示了开放钦州的文化精髓与内涵,并成为钦州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二)奇异而富于趣味的礁石和浪潮三娘湾景区不仅以拥有珍贵的中华白海豚而著称,而且还以神奇的礁石、壮丽的大潮而闻名。这里遍布奇石,沙滩旁、浅海中奇石林立,有观潮石、母猪石、三娘石、风流石、天涯石、海狗石等,三娘湾就是因为“三娘石”的传说而得名。一年一度的大潮来临时,浪拍奇石,涛声惊天。钦州政府充分利用海潮资源每年举行三娘湾观潮节,每年都有大量游客亲临观赏这一奇观。三娘湾大潮素有“后潮叠前潮,大潮叠细潮”之潮中潮的天下美景,被游客称赞为钱塘江姐妹潮。(三)惬意横生的意境三娘湾景区内地形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海岸线蜿蜓绵长。滨海沿岸防风林带绿树成荫,东南面是一片长约2000米的沙滩,沙质柔软洁白,是一个良好的天然海水浴场,游客可以尽情地享受海水浴,还可以租吊床在海边享受太阳浴。村民自己组织的快艇船队和农家乐船队可以带领游客体验海上风光,看美丽的海豚。游客可以选择在幽雅宁静的鸳鸯沙滩观潮、听涛、赏月、观影展,或参加沙滩排球、足球、拔河等活动。在三娘湾还有成片的红树林区,那里也是游客参观的好去处。阳光、沙滩、海水,纯天然的海滨美景之旅。(四)风味独特的海产美食游客来到三娘湾除了感受海滨美景之外,还有一个最具有吸引力的亮点是体验渔民生活。拉网捕鱼、礁石垂钓等渔家乐活动让游客倍感惬意,海边烧烤更是别具风味,种类齐全的各种海产品应有尽有。来到三娘湾可以尝到具有“四大海产品”之称的大蚝、对虾、青蟹、石斑鱼,以及著名的土特产——海鸭蛋、黄瓜皮、三娘湾红薯,原汁原味的生猛海鲜是最好的绿色食品。游客也可以亲手从网上摘下鱼虾,亲自下厨。这里有充满渔家风情的渔家旅馆,别具一格的火车驿站,安全、舒适、宁静的三娘湾度假村,任游客选择,头枕海浪入睡将会是一件很惬意的事。三、景区优势与不足之处(一)发展优势三娘湾景区现已成为广西旅游的新亮点和滨海旅游的知名品牌,旅游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钦州旅游充满朝气、最具潜质的新景点。1.便捷的交通优势三娘湾所在的钦州市是广西沿海的交通枢纽,桂海高速公路、钦防高速公路和南防铁路、钦北铁路、黎钦铁路均在钦州市交汇,北海机场、南宁机场距钦州只有100公里。三娘湾旅游区距广西首府南宁市只有150公里,比北海银滩、防城港金滩距南宁市分别近70公里和60公里,是广西滨海旅游区离首府南宁市最近的景区,海陆空交通便捷。它距市区40余公里,滨海公路建成后,将极大地促进桂南经济区的旅游发展,为中国南方省份的游客进入北部湾旅游提供了便捷的陆路交通。2.优越的区位条件三娘湾旅游区所在的钦州市是广西社会经济发展中南北钦防沿海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以港口经济、海洋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的南北钦防沿海经济区的中心位置,是中国大西南省区最近、最便捷的出海口,是从海上通往东南亚和世界沿海国家及深入大西南的门户,位于环北部湾旅游文化圈金三角和大西南民族文化旅游圈的结合点。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广西南宁,位于东亚经济圈中心位置的广西将成为中国进军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钦州市将成为中国进入“中国—东盟”市场的重要门户。优越的区位条件,利于提高旅游区的形象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也将带来更多的优惠政策和建设资金。3.前景广阔的客源市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南宁东盟博览会的定期召开为环北部湾滨海旅游的发展创建了一个新平台,提升了广西旅游在国内外的形象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入境旅游者;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消费观念的改变和旅游意识的增强以及旅游素质的提高,国内旅游市场需求日益旺盛。三娘湾以其原生态的滨海岸线、中华白海豚的永久家园和古朴的渔家风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尤其是中华白海豚观光旅游满足了人们遨游大海、触摸大自然、亲近野生动物的生态旅游需求,对游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根据三娘湾旅游区总体规划,预计到2010年游客量将达到2000万人次,客源市场前景广阔。(二)景区不足之处1.村容村貌欠整洁三娘湾村被开发为景区前后,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据三娘湾村党支部副书记兼妇女主任麦桂凤介绍,以前村里根本没有路,到处都是沙滩、树林,2003年三娘湾开发为旅游景区以后,在政府的帮助下修了路,现在进入三娘湾景区的道路以及绿化都做得很好。但是村子里的卫生状况就不能让人满意,民房前柴火杂乱堆放,沿路大排档门前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电线和树枝杂乱交织,村内环境和村头感觉截然不同。三娘湾村位于海滨的斜坡上,受地域条件的限制,排污比较困难,加上原来规划存在问题,致使三娘湾村的污水出现倒流现象;部分村民思想意识不到位,甚至把垃圾倒入海中,赶海归来的死鱼死虾直接丢弃在沙滩上,孳生大批苍蝇蚊子。虽然景区内有环卫工人负责清扫垃圾,但是村民整体环保意识不是很高,不能完全意识到环境对一个旅游景区的重要性,这严重影响了整个三娘湾村旅游品牌形象。2.管理体制不健全三娘湾门票业务于2006年承包给华闽公司运作,门票价35元/人,公司全权代理收取门票事务。华闽公司只收门票不管投资维护,使景区资金不足。公司不受市政府管理委员会的管理,景区工作人员认票不认人,声称是为了避免村民自行拉客。不少村民反映有时候村民自家亲戚间来往都要收门票才能进入,就连政府相关工作人员进入都要收取门票,引起了村民和开发公司的一些小矛盾。但是这一项事务由于当时双方合约的限制,政府并没有权利去干涉,长期以来这一问题都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景区体制问题潜在隐患。政府应代表村民的利益与开发公司协商,以达到双方利用旅游致富的目的。3.村民出海游船之间利益分配不当三娘湾景区2003年开始开发时,一些冒险投资的村民自己买快艇带游客出海打鱼、看海豚,这些村民在几年内靠快艇发家致富,29户村民入股在三娘湾旅游管理委员会管理下成立了快艇队。其他村民看到后纷纷借鉴效仿,村里270户村民在村委组织下成立了渔家乐船队。这两支船队为了拉客源出现了一些纷争,他们经常采取打“价格战”的方式拉客,有时候甚至赔本出海,这样导致双方收益甚微。拉客现象在旅游景区是很常见的现象,这样不仅影响了景区的管理秩序,还会给游客留下极为不好的印象。4.景区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三娘湾村和北海银滩不同,景区内从事旅游服务业的都是当地村民,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尤其是没有意识到景区的建设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导致旅游服务质量不高。三娘湾景区现有的度假村、大排档在旅游黄金周、景区活动期间无法接待大批游客。作为旅游住宿接待服务设施的也只有“火车驿站”和当地渔村的渔家旅馆,规模小、档次低,缺乏成规模、上档次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这已成为制约旅游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景区内应该规划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增大景区的承载量和提高服务能力。四、解决对策钦州市政府、旅游开发公司以及村委会都已经意识到景区存在的问题的危害性,他们正积极着手处理,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一)积极提高村民素质对于三娘湾村管理人员,政府可以统一进行专业培训,也可以和高校旅游专业联合招生,为景区培养管理人才。对村里参与旅游服务者进行内部培训,积极向他们宣传从业知识,提高他们的服务质量,加强村民旅游开发意识。向村民讲解景区旅游事业的发展给他们带来的利益,引导村民积极配合政府工作,争创整洁、安全、团结向上的新景区。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逐步提高村民的思想素质,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二)政府部门应合理规划钦州市政府应尽快对三娘湾重新进行科学的规划,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充分调动景区经营者和当地民众的积极性,做到以景区的发展促发展。政府政策要科学全面落到实处,使景区的承包经营者和村民真实感觉到旅游发展给自己带来的利益和好处,并在利益的驱使下自觉对景区进行投资,推动景区的旅游发展。2008年钦州市政府针对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弊端,形成了城郊休闲观光农业的基本思路:开发模式走产业化道路;经营方式走集约化道路,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以实力雄厚的公司统一经营,参与农户提供土地与基本设施,双方按照一定的契约或投资股份分享收益和分担风险;收入渠道走多元化道路;形象提升走品牌化道路;建筑装修走生态化道路;行业发展走协会化道路。这一思路对三娘湾景区的旅游发展,特别是管理经营模式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三)深入发掘三娘湾传统文化目前三娘湾的旅游开发仅限于自然资源,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除了三娘石传说外,其他文化资源都没有宣传到位。三娘湾文化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三娘”文化。三娘石和三娘树文化,两者构成了“三娘”文化体系。可以成立专门机构到民间收集有关“三娘”文化的资料,编写成三娘歌剧或话剧精心表演,每年举行三娘祭祀活动。重修三娘树祭坛,供游客祭拜祈福;第二,海船文化。三娘湾海湾中停泊的海船,很大一部分保留了传统海船的风格,形成了一条亮丽而独特的风景线,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可以根据北部湾古代海船的资料,结合本地海船的特色改造海船,发展三娘湾海船文化;第三,渔歌文化。渔家人世代流传的丰富渔歌文化,应该主动发掘利用。在每年的捕捞季节举行大型的渔歌节和海上捕捞表演活动,让游客在三娘湾看到的不仅是美丽的海滨风光,还能体验到海上捕捞的快乐和艰辛,同时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四)旅游业和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在国家新农村建设全面铺开的新形势下,三娘湾村可以把旅游事业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以旅游带动三娘湾的新农村建设,以新农村建设作为契机促进当地的旅游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犀牛脚镇在2008年的计划中围绕“培育新村民、营造新环境、倡导新风尚、促进新发展”的目标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抓好三娘湾村试点村的建设,为三娘湾村的新农村建设明确了目标,这将会大大促进三娘湾景区的旅游建设步伐,为三娘湾村的旅游发展提供巨大的支持。钦州市具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和良好的经济和交通区位优势,为当地的旅游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只有制定科学的旅游政策并及时落到实处,提高景区的服务质量和景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保护好脆弱的滨海自然环境,才能使钦州市的旅游业快速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北部湾旅游圈”滨海旅游新村发展现状及对策——以广西钦州三娘湾村为例@富霞$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覃万琼$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桂林541004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圈的构建,广西旅游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钦州市处于"泛北"经济圈的中心位置,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上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必定会使钦州市的旅游业呈现新的发展面貌。通过对广西钦州市三娘湾景区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现状的调查,分析北部湾海滨旅游新村发展问题,以期对钦州乃至整个北部湾地区的旅游事业有所裨益。三娘湾;;旅游资源;;北部湾;;滨海旅游新村[1]吴郭泉,郝革宗.广西滨海地区的旅游资源与开发建议[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
[2]韦善豪.环北部湾旅游圈的构建与可持续发展[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5).
[3]龚本海.广西滨海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9).
[4]李燕宁.广西环北部湾滨海旅游发展优势及策略[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