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干栏建筑对现代展示空间设计的应用探究

作者:
江波;黄露;谭典;

机构:
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中文关键词:
干栏建筑;;展示设计;;空间规划

中文摘要:
壮族干栏建筑是一种具有鲜明地方民族特色的民居类型,壮族干栏建筑以其独特的空间规划和结构独树一帜,现代的许多设计案例都深受其启发,展示设计也不例外。空间规划是展示设计中的重要要素之一,壮族干栏建筑的空间结构形式对于展示空间规划很有启发作用。本文分析了壮族干栏建筑中的空间规划和结构特点,结合现代展示设计对空间层次体验感的强调,探讨了干栏建筑对展示设计空间规划的可行性启示。

基金:
2007年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广西少数民族展示元素研究与应用”(项目编号:200705MS110)的成果

小标题:
一、概述 二、壮族干栏建筑结构的特点与作用 三、现代展示设计发展对空间体验的需求 四、干栏建筑构造对展示空间规划的一些启示 1. 干栏建筑对展示空间的启发与运用 2. 干栏建筑对展示功能空间的启发 3. 干栏建筑对展示立体空间的启发 五、结语

光盘号:
HIST0912S1

文献号:
0

中文刊名:
艺术探索

英文刊名:
Arts Exploration

拼音刊名:
YSTS

年:
2009

期:
05

CN:
45-1077/J

ISSN:
1003-3653

文件名:
YSTS200905042

页:
105-106+108

分类号:
J525.1

专题代码:
F088

子栏目代码:
5

全文:
一、概述展示设计是一门综合艺术设计,是一门强调空间环境和道具版面形式的独立设计学科。展示空间是展示设计的主要构成形态。展示空间是在既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运用艺术设计语言,通过对平面与空间的规划创造,结合展示主题使其产生独特的空间形态的构成项目。现代展示设计为了更好地宣传展示主题思想,达到完美的展示目的,首先就是对展示空间展开设计,使其具有强烈的鲜明个性、独特的造型形态。因此,向传统学习、向自然学习,提取民族文化、地域特点、自然环境等元素进行创意设计,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创意设计的源泉。并且,从中建立人与自然的对话平台,符合当前共生哲学观强烈地呼吁人与生态自然、与人造自然之间合理的建构的理念,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二、壮族干栏建筑结构的特点与作用壮族干栏建筑是一种用柱子把建筑托起,使其下部架空,实际上是对“人处其上,畜居其下”的居住建筑类型的通称。干栏建筑是广西壮族及其先民在长期的居住生活实践中,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而发明创造的一种具有鲜明地方民族特色的民居类型,干栏建筑一般是上层住人,下层豢养牲畜和存放杂物。作为中国建筑“三原色”之一的干栏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博物志》记载说:“南越巢居……避寒暑也。”干栏建筑源于人类的“巢居”,最初是上古先民在可能的条件下为了逃避恶劣的自然环境而搭建的房子。历史上,广西壮族及其先民生活的岭南地区,气候炎热,多雨潮湿,瘴气弥漫,猛兽横行,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为了避免潮湿瘴气对人们的侵蚀和猛兽的伤害,壮族先民发明了“依树积木,以居其上,牛羊犬豕畜其下”的干栏建筑形式。这种干栏式房屋的特点是用木料构成房屋骨架,有上、中、下三层(也有两层的),下层架空,用以围养牲畜。中上两层下铺木板,人就居住在中层,上层储存粮食。因人们居住在楼层上,故壮语称此类建筑为“干栏”,意为栈台上的房屋。干栏建筑多属三开间或五开间,竖木架梁,取茅草或瓦盖顶,分上、中、下三层。底层敞开,间架宽阔,用以安置石碓、石磨,围设牛栏、猪圈、鸡鸭舍,还可堆放农具、柴草等。中、上两层下铺木板,四周用竹木条交错编扎,再取山草拌稀泥和牛屎涂为墙壁。也有用木板围墙的,中层装有木梯或石梯,前面设有阳台,称望楼。望楼可晒衣服、粮食,也可以纺线、织布、绣花、乘凉,还是男女青年对歌的场所。望楼内就是堂屋,堂屋正中设神壁神龛,供奉列祖列宗和祭献“天地君亲师”。堂屋左右两侧,分别设卧室、客房和厨房。干栏建筑上层一般用于储存粮食、粮种和存放杂物。在高温、多雨、潮湿的南方,住干栏楼房通风、干爽、凉快;畜禽圈于楼下,既可御毒蛇猛兽侵害,又可防盗。干栏总是倚山傍水而建,每个村落少有数十家、多达百余户。村落背靠青山绿岭,村前有河流盘绕,河畔稻田千顷。干栏楼房旁多数都有莲蓬、捕竹和桃树、李树、梨树围绕,凉爽秀丽。干栏建筑历经时代的发展与演变,依旧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在空间利用方面有着超前的现代意识。它在结合地形、节约用地、适应气候条件、节约能源、运用地方材料以及注重环境生态等方面体现了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就地取材,用山地不占用农田,明亮宽敞,墙壁薄,窗户多,有很好的通风日照性能,远远望去,轻盈而疏透。干栏式建筑的建筑风格与技术,在适应当地相对潮湿的环境下,经过逐步创新、发展,成为建筑文化载体,它承载着壮族对生态环境、民族心理、民族历史、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社会生活、美学观念乃至空间力学的理解。有鉴于此,它对于现代展示空间设计在应用方面有着很好的启示与借鉴作用。(下转第106页)三、现代展示设计发展对空间体验的需求展示空间是以展品本位为出发点,在展示道具形式作用下的空间形态。无论从展示设计的概念、展示设计的本质与特征、展示设计的范畴以及展示设计的程序,我们都可以发现,“空间”这个概念是贯穿始终的。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展示设计都与空间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这两种设计的最终目标就是达到对空间最完美、合理的设计与运用。任何一个好的建筑和展示设计都必须将空间的表达列在首要考虑的范围,将空间的处理放在第一位。处理好空间,才能发挥建筑及展示设计的作用,设计的意义也就在此。现代展示设计空间分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不论在室内还是室外,都会根据实际情况有一定的空间限制,这就需要设计师充分考虑展示地点的地域特点,合理地进行设计,创造完整的展示空间。展示设计的空间表达强调的是过程,即一种流动性。观众是在流动的空间里,接受所展示的信息。所以,对空间的功能性要求更高,即在有限的空间里,增加空间度与层次感,从而发挥最大效能去展示,让观众更好地接受信息。上世纪50年代之后,欧美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服务经济时代,人的需求及其社会生产的重点第一次由物质的层面转向情感的层面,这是人类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必然结果;而空间体验设计及其形成的“体验经济”又是服务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的需求进一步非物质化,即向“体验”性需求转变的结果。展示设计作为最能直接代表企业与消费者互动,最能带动用户以切实的身体和情感“接触”的形式来进行体验的设计类别,在新的形式下对展示空间的规划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强调的是人与展品的协调和亲近,人在了解展品的过程中的行为方式和生理与心理的科学规律;强调人在参观时的参与精神和主动性,所以当代展示不是以往的那种单一的静态展览,不是那种把展品与观众分隔开的封闭式展览。当代展示设计更多地采取开放的空间形式、流畅的通道、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清晰快捷的信息,传递处理适宜人们活动的措施设置、调节人们情感的灯光与色彩等。空间的艺术处理问题是空间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又以空间序列的处理在展示空间中尤其显得突出,人是在运动中体验空间的。这就要求展示空间的序列处理犹如音乐的乐章,抑扬顿挫分明,高潮、低潮交融相衬,使整个展示空间,在完成其展示基本功能的同时,让人感受到方便、适宜和轻松。从空间环境和形式上来看,展示设计可以学习壮族干栏建筑的空间环境处理方法,即因地制宜,功能性分割,挑、通、透等建造手法。壮族的村寨因大部分都依山而建木楼,聪明的壮族人民就将木楼的底层一面靠坡,一面敞开,用木柱立在地面上,加上横梁而建造房屋。从这方面来看,这种空间规划有着良好的视野体验,既身临其境又与周围环境有着一定的距离,这正是现代展示设计想为体验者所营造的空间。另外,干栏建筑的设计是将有限的空间有效分隔,把空间的功能性发挥到极致。在有限的地面面积上,考虑空间的纵向发展,占天不占地,饲养家畜和人们生活起居互不妨碍,各司其职又相互关联。因此,在展示空间设计中,不管是横向还是纵向,可以采用围中有透,透中有围,围透划分空间的处理手法,使观众进入展示空间之后,沿隔断布置所形成的参观路线不断前进。在行进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几个层次的空间,这种在运动中所看到的不断变化的视觉图像,会引起人们的浓郁兴趣,从而让空间序列产生异常丰富和流畅的效果,最大能量地发挥展示效果。四、干栏建筑构造对展示空间规划的一些启示展示设计与空间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展示设计就是对空间的组织利用的艺术。在这个人为创造的环境中,其展示艺术中的核心要素就是对展示空间的规划。1.干栏建筑对展示空间的启发与运用很多事物都有着相对性和绝对性的两重构架,展示空间也不例外,其本身有着自己的造型形态、空间体量,以及与周围的围合形成比照与关联。它们之间既独立又密切联系,从而起到相互衬托、相辅相成的效果。干栏建筑倚山傍水,四周景色已美不胜收,而下方是肥壮的猪牛,上方是丰收的粮草,更为人的感受增加层次性和整体性。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假如我们设计体验者的位置像干栏建筑一样悬空的话,那么体验者的感受将会更加真实和全面。在普通展示设计当中,一般体验者只能体验到展示空间墙面周边的展示信息,而干栏建筑悬空设计的启发是把我们体验者的位置设计为“悬空”,将展示信息和内容三百六十度地、全方位地展示给体验者。在这方面,4D立体动感电影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在空间的流动性方面,在干栏建筑生活过的人都会有一个深切的体会,就是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连动的空间,就像自己在一个球体里面,当球滚动的时候,身边的一切都在动。面前的水在流,山雾在四周流动,脚底下的猪牛在嬉戏等。现代展示空间在设计时,可以运用干栏建筑给我们的这些启发,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用一定的表现手段向观众传达信息,用展示手法的动态表现,加以有意识的引导,使观众在三维空间中体验时空产生的第四维效应。这种动态展示的形式再也不是以往的平面单一效果,除了声、光、电,还有现代声像技术、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完全可以产生一种新的动态空间和转换了的时空形象,从这被动态改变了的空间和被变化转移了的时间中,受众可以全身心地直接体验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大信息量的和充满运动感的世界。2.干栏建筑对展示功能空间的启发展示设计是实用性很强的艺术,任何一个展示设计都是为了某种目的去组织各种构成要素,规划它从而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展示功能分区是展示设计中很重要的事项,它是完成展示主题目的的首要任务。当接到展示任务时首先是对展示项目、内容的各种功能空间进行分析,使各空间之间相互联系,达到充分满足功能的需要。所以,需要更高的组织规划艺术和技术,合理地安排运用好诸如大众空间、信息空间、工作人员空间、接待空间、辅助空间、储藏空间,使它们围绕着展示主题,和谐完美地统一在一个共同的空间之中,这样才是一个好的展示设计空间整体规划。干栏建筑在诞生之初就十分重视功能分区,它分为全楼居式、半楼居式、地居式等几类。全楼居式多见于比较偏远的山区,半楼居式多见于丘陵、半山区,地居式多见于平原地区。无论哪种居式,大多为上、下层和楼阁三部分,其中楼阁起于上层,多用于存放粮食。有的还依居住层顺势伸延,建成望楼、排楼或晒排等,以增加使用面积。有的还设有晒排,供凉晒物品和纳凉之用。人住在上层,以防野兽的侵犯,躲避潮湿;下层完全架空,用来圈养牲畜,设建厕所及放农具和杂物。干栏建筑分区较多,对我们做展示设计的启发是完全可以将传统平面的功能分区参照干栏建筑,也可以做成立体的功能分区,充分利用空间。3.干栏建筑对展示立体空间的启发既然干栏建筑的分区如此立体,那么,我们在设计客户体验的时候是否也可以将展示的信息和内容立体化,而且更加具有层次感呢?展示是一个多元信息的载体,但是信息之间的联系、立体展示、层次性都没有展示出来。在一个简单的干栏建筑里面,不同的区域在负责着居民的不同需要,衣食住行全部体现在里面,而且它们是整体的,相互联系的。比如厕所设在底层,排泄物可以用于农作物的施肥和牲畜的饲养;粮食置于顶层,一来通风透气可以有助于储存,二来使用方便等,在设计上各种功能是相互联系而成整体的。在做展示空间设计的时候,怎么样才可以以最有效的空间位置展示展品?我们认为可根据事先编排、设计的展示计划,针对展品主题、内容,分区域、按顺序进行展示形式与空间规划,从而有效地展示展品。现代商业展示都是开放式的,展示活动要求场地较为开阔,同时为了达到最佳展示效果,就要空间与空间之间相互渗透以便互动交流,既有独立性又有较强的相互关联,展品的位置要显眼形成展示视觉中心点,同时配合声、光、电、动态及模拟仿真等展示形式,以一种全新的视觉冲击,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给展品以合理的位置,是展示空间规划首要考虑的问题,也是能否做成一个成功的展示设计的关键。五、结语展示设计从壮族干栏建筑中找寻创意与灵感进行传承、融合与创新是一种现代设计的思路与方法。我们要正确对待民族传统建筑,并且对日益全球化的展示设计保持清醒的头脑,从传统民族建筑中,汲取优秀的传统元素、文化精神内涵,并且提升到国际性的高度,从全球化的角度去运用、创新出具有民族特色并符合现代国际化理念的设计。壮族干栏建筑是壮族人民劳动的伟大结晶,对于展示设计空间规划的启发作用远远不止上述。干栏建筑是对树形的直接模仿,树有抗震能力,人类凭直觉将住宅建成树形,树形的房屋也必有抗震能力,而从干栏发展出来的中国木构建筑,如广西容县真武阁,虽经受多次地震和狂风的袭击依然安然无恙。国外一些著名的建筑师,如美国的戈德伯将他们的巨型构造设计成树形,说明他们已领略到树形建筑(即干栏建筑)的抗震功能。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少数民族传统建筑中优良元素将会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现代展示设计当中。因此,传承我国古代传统建筑的经典,古为今用,对现代展示设计有较强的学术研究价值与实践应用意义。(责任编辑、校对:罗冰)(上接第104页)广西壮族干栏建筑对现代展示空间设计的应用探究@江波$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广西南宁530022 @黄露$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广西南宁530022 @谭典$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广西南宁530022壮族干栏建筑是一种具有鲜明地方民族特色的民居类型,壮族干栏建筑以其独特的空间规划和结构独树一帜,现代的许多设计案例都深受其启发,展示设计也不例外。空间规划是展示设计中的重要要素之一,壮族干栏建筑的空间结构形式对于展示空间规划很有启发作用。本文分析了壮族干栏建筑中的空间规划和结构特点,结合现代展示设计对空间层次体验感的强调,探讨了干栏建筑对展示设计空间规划的可行性启示。干栏建筑;;展示设计;;空间规划

专辑代码:
F;

更新日期:
2009-12-01

专题子栏目代码:
F088_5

第一责任人:
江波;

出版日期:
2009-10-15

机标关键词:
干栏;空间规划;展示设计;展示空间设计;空间结构形式;启发作用;设计案例;设计空间;展示道具;空间分析;

SYS_VSM:
干栏建筑:4939,展示空间设计:4901,壮族:4091,展示设计:3925,空间规划:2912,空间结构形式:2747,启发作用:1580,民居:719,设计案例:330,设计空间:286,

页数:
3

文件大小:
72K

DOI:
CNKI:SUN:YSTS.0.2009-05-042

允许全文上网:
Y

允许检索:
Y

印刷页码:
103-104+106

原文格式:
D

下载频次:
170

被引频次:
4

FFD:
1.04594

文献标识码:
21

期刊标识码:
QS0104;

来源标识码:
P0204;

影响因子:
0

专题整刊代码:
F000

复合专题代码:
F088;F000;

网络总库专辑代码:
F;

语种:
中文;

年期:
200905

基金代码:
F0;

期刊栏目层次:
设计艺术

作者代码:
06900893;22456182;21760610;

机构代码:
0155908;

表名:
CJFD2009

TABLENAME:
XHZLPERIODICAL1_METADATA

他引频次:
0

是否基金文献:
Y

机构作者代码:
0155908:06900893;0155908:22456182;0155908:21760610;

卷期号:
v.23;No.96

THNAME:
YSTS200905

热度:
0

省代码:
0018

出版物代码:
CJFD_YSTS

行业分类代码:
12802420507

FILETYPE:
XML;EPUB

SYS_NVSM:
展示设计:29.4*117.714;壮族:15.8*43.3194;沙人:15.8*43.3194;少数民族:15.8*21.6597;展示空间设计:5*26.717;空间规划:9.6*39.9516;干栏建筑:38.8*214.083;应用探究:2*5.85759;篇长:5356

NVSM_分组:
展示设计;展示空间设计;空间规划;干栏建筑;应用探究;

第一作者H指数:
3

CI指数:
84.056

第一机构:
广西艺术学院

第一作者代码:
06900893

第一机构代码:
0155908

主要主题:
展示空间设计;干栏建筑;应用探究;

次要主题:
展示设计;空间规划;

机构作者名称:
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_江波;; 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_黄露;; 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_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