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葵的资源与药用研究

作者:
甄汉深,蒋应时,钟振国,何翠薇

机构:
广西中医学院,广西中医学院,广西中医学院,广西中医学院 广西南宁530001 ,广西南宁530001 ,广西南宁530001 ,广西南宁530001

中文关键词:
青天葵;;资源分布;;化学成分;;临床应用;;综述

中文摘要:
[目的 ]对中草药青天葵进行药用资源、成分、临床应用的评述。 [方法 ]文献综述性研究。 [结果 ]其资源日益紧缺 ,可以通过人工栽培加以解决 ;成分分析研究提示其含有生物碱、黄酮类、氨基酸等成分 ;临床具有清热解毒、清肺止咳等作用 ,以治疗肺部咳嗽、支气管炎为主。 [结论 ]应加强对青天葵的药理与构效关系的研究

引文:
[1]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局编.广西本草选编(下册)[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74.1993. [2]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231. [3]黄红兵,朱品业,何丽青.青天葵的薄层色谱鉴别与总氨基酸含量测定[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0,18(4):40. [4]凌征柱,梁学金,潘素芬.青天葵组织培养栽培苗与野生引种栽培苗电泳研究[J].种子科技,1999,(2):30. [5]邱志楠,潘俊辉.青天葵临床新用[J].广州医学院学报,1995,23(2):96. [6]邱志楠,潘俊辉,喻清和.天龙喘咳灵胶囊治疗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368例[J].天津中医,2000,17(1):16

基金:
国家自然资金资助项目 (批准号 :30 16 0 0 95 )

小标题:
1 植物形态与资源[1, 2] 2 栽培与加工 3 理化成分分析 4 临床应用 5 小 结

光盘号:
MEDI0206

文献号:
0

中文刊名: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Guangxi College of T.c.m

拼音刊名:
GSZB

年:
2002

期:
01

CN:
45-1245/R

ISSN:
1008-7486

文件名:
GSZB200201024

页:
45-47

分类号:
R282.71

专题代码:
E057;

子栏目代码:
3;

全文:
青天葵为广西特产药材 ,也是我国传统出口中药。别名 :天葵、独脚天葵、毛唇芋兰、珍珠叶、磨地沙、半边伞、坠千斤、山米子、铁帽子、小胖药、提心吊胆、珍珠草、芋兰等。来源 :兰科芋兰属植物毛唇芋兰 N ervilia fordii( Hance) Schltr。在中医传统应用中 ,主要使用其块茎及地上部分[1,2 ] 。长期以来 ,青天葵是较为紧缺的经济价值较高的中药。但对其研究不多 ,本文就其药用资源、成分分析、临床应用方面作综述性研究 ,分述如下1 植物形态与资源[1,2 ]  青天葵为多年生宿根草本 ,高 1 0~ 2 0 cm。块茎近圆形 ,直径约 1 5 mm,叶 1枚 ,淡绿色 ,心状卵形 ,长约 5 cm,宽 6cm,渐尖 ,基部心形 ,边缘波状 ,两面几无毛 ,具约 2 0条隆起的粗脉 ,具柄 ,叶柄长7cm。花葶高 1 5~ 30 cm,下部具 3~ 6枚鳞片 ,花序具 4~ 5朵花 ,花具纤细的小花柄 ,常下垂 ,长2 4 mm,萼片和和花瓣几等 ,条状披针形 ,长 1 0~1 7mm,淡绿色具紫色脉 ,唇瓣白色 ,具紫脉 ,长 8~ 1 3mm,具柔毛。  青天葵主产于广西、广东、四川、云南。长江以南各省均可栽培发展。一直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药材。除此以外 ,在港、澳地区还是高级菜肴 ,因此 ,长期以来市场上供不应求。早在 2 0世纪五十年代 ,广西青天葵的野生资源便被开发利用 ,到八十年代末资源大为减少 ,成为市场的热销货。药材每公斤地销价曾高达 1 5 0~ 1 60元。而在九十年代 ,由于云南青天葵野生资源进入大开发时期 ,商品源源不断运往广西市场。从 1 991~ 1 997年 ,青天葵价格保持在70~ 80元之间。 1 998年以后 ,由于云南的青天葵野生资源减少 3~ 4成。广西市场价格上升至 90~ 95元。 2 0 0 0年以来随着亚洲各国经济恢复 ,青天葵出口量增多 ,价格再上扬 ,销价上涨至 1 1 5~ 1 2 0元。  青天葵多生于干旱石灰岩山林下 ,在田边和肥沃的阴湿环境中也有生长。在广西 ,产于桂南部分石山区。自然繁殖率很低 ,每株每年只繁殖 1~ 2个球茎。多年来 ,由于乱采乱挖 ,致使青天葵资源日益枯竭。2 栽培与加工  根据青天葵野生习性 ,宜选半阴半阳的山地疏林环境 ,以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微碱性砂质土地栽培为宜。水源条件要良好 ,以便于夏秋干旱时节有水可灌溉 ,选好地后 ,每亩施入农家肥 2 0 0 0 kg,深翻耙细整平作畦 ,宽畦 1 .2 m,高 2 0 cm,四周水沟畅通。一般用块茎繁殖 ,在秋季挖取块茎时 ,选取健壮饱满无病虫害的芽茎 ,要嫩茎芽 ,不要老的 ,从主块茎上掰开来 ,随掰随栽 ,采用条栽 ,行距 5 0 cm,株距5 0 cm,沟深 6~ 8cm,沟底填腐熟的厩肥和磷钾肥适量 ,然后把嫩茎芽栽正 ,覆土。稍高于畦面 ,盖草。或者把种茎和湿砂贮藏于通风向阳干燥的洞穴过冬 ,第二年春雨下种亦可。在田间管理时要下足基肥 ,保持田间湿润 ;但不可积水 ;经常要中耕培土 ,以利块茎膨大 ;要造成凉爽阴湿的环境。  人工栽培青天葵 ,由于种球无法解决 ,尚不能大面积人工种植。通过组织培养诱导大量繁殖无性系青天葵球茎 ,从而达到球茎工厂化繁殖生产目的 ,为大面积栽种提供种球茎。  另一种方法为 :可以利用一种药材与其它品种药材的混种 ,也就是利用生物间的共生关系的方法来增加青天葵的产量。物种组合 ,主要是考虑喜阳的高层中草药与耐阴低层的中草药相混种 ;多年生的木本药材与短期生长的草本药材相混种 ;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土地和立体空间获取较高生物产量的目的。如以青天葵与桔梗或罗汉果混套 :在秋季播种桔梗 ,待出苗发枝后再于翌春 3月在桔梗株行间栽种青天葵 ,这样青天葵可借助桔梗的荫蔽茁壮地生长 ,从而免去了青天葵需搭棚或插枝遮阴的工序 ,而且产量比原来同一块地只经营一种药材的产量高40 %~ 60 %。  青天葵的采收加工 ,以药用的目的为原则。干用则秋末在地上部分枯萎后挖取块茎、洗净 ,除去泥沙 ,剪除须根 ,切片晒干备用。若外用块茎 ,则可随时挖 ,捣烂敷患处。用叶 ,则夏秋季采 ,洗净放入开水中烫过 ,搓晒 2~ 3次 ,干后备用。质量一般以无杂质、无须根、无霉蛀变质、干燥者为佳。3 理化成分分析  近年来对青天葵的化学成分进行了一些研究 [3 ] ,提示其有氨基酸成分 ,并显示出有黄酮类成分、生物碱类成分的反应。并通过电泳法提示 ,野生品种与栽培品种的电泳图谱无显著性差异[4] 。  鉴别青天葵的氨基酸成分采用薄层色谱法 ,样品以水提取 ;采用 4%磷酸氢二钠的 0 .3%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制备硅胶 G薄层板 ;展开剂 :正丁醇—冰醋酸—水 ( 4∶ 1∶ 1 )为展开剂 ;以 5 %茚三酮乙醇液为显色剂。以上述方法可以鉴别出青天葵含有亮氨酸、无冬氨酸、组氨酸、丙氨酸等氨基酸成分。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氨基酸 (含量为 6. 2 6%~1 0 . 92 % )。  以上述提取液 ,分别经适当处理后 ,以硅胶 G板 ,以醋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 ( 30∶ 2∶ 2∶4)为展开剂 ;以 1 0 %氢氧化钠水溶液为显色剂 ;在紫外灯 ( 365 nm)下检视 ,结果显示出黄酮类成分反应。以石油醚 ( 60~ 90℃ )—醋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 ( 1 0∶ 1 0∶ 2∶ 1 )为展开剂 ;以稀碘化铋钾为显色剂 ,结果显示生物碱类成分的反应[3 ] 。  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将青天葵组织培养栽培苗与野生引种栽培苗的可溶性蛋白谱带分析比较。结果青天葵的野生品与栽培品种两者种苗电泳图谱无显著性差异 [4]。4 临床应用  中医认为 ,青天葵性平 ,味苦、甘。有清肺止咳 ,健脾消积 ,镇静止痛 ,清热解毒 ,散瘀消肿之功效。主治肺结核咳嗽咯血 ,支气管炎 ,小儿疳积 ,小儿肺炎 ,跌打损伤肿痛 ,口腔炎 ,急性喉炎 ,疮毒 ,疝气痛等症 [1] 。以青天葵、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荷叶制成的复方 ,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 ,主治燥热、头痛、眩晕、咽喉肿痛、目赤、小便不利等症。对于鼻咽癌患者可用青天葵治疗以缓解症状 [5]。以青天葵、五味子、熟附子、法半夏、款冬花制成的天龙喘咳灵胶囊 ,每粒胶囊含生药 1 g,内服每天 3次 ,每次 4粒 ,主治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368例 ,并与 1 0 0例西药组作比较 ,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率 67.1 % ,总有效率为 97.4% ;对照组临床控制率为 30 .0 % ,总有效率为 70 .0 %。治疗组的临床控制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 ( P <0 .0 1和 P <0 .0 5 ) ,有显著性差异[6] 。5 小 结  从现有研究表明 ,有关青天葵文献公开报道不多 ,其资源以前以野生为主 ,较紧缺 ,可以通过人工栽培进行繁殖。野生品与人工栽培品种经电泳法比较 ,其电泳图谱无显著性差异。在成分分析研究中 ,其含有氨基酸的多种成分 ,显示有生物碱、黄酮类成分的反应。临床上应用 ,其具有清热解毒、清肺止咳等作用。在现代研究中其对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症有显著作用 ,对治疗鼻咽癌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但对青天葵尚缺乏系统性研究 ,特别是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未见有公开报道。在成分分析中 ,黄酮类和生物碱类只是从 TLC法中显示有所反应 ,未能从中确定其单体化合物是什么。野生与人工栽培品种只有电泳法的比较 ,而无成分、药理、临床的系统比较研究。临床治疗上 ,还大部分停留在中医传统应用方面 ,现代临床研究仅有个别报道 ,其抗癌作用是否可靠尚须进一步印证。  笔者认为应加强从上述方面对青天葵的研究 ,用科学的方法阐明其药理作用、构效关系、临床应用机理 ,以使这一广西特产药材得到更科学地开发应用青天葵的资源与药用研究@甄汉深$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蒋应时$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钟振国$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何翠薇$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南宁530001青天葵;;资源分布;;化学成分;;临床应用;;综述[目的 ]对中草药青天葵进行药用资源、成分、临床应用的评述。 [方法 ]文献综述性研究。 [结果 ]其资源日益紧缺 ,可以通过人工栽培加以解决 ;成分分析研究提示其含有生物碱、黄酮类、氨基酸等成分 ;临床具有清热解毒、清肺止咳等作用 ,以治疗肺部咳嗽、支气管炎为主。 [结论 ]应加强对青天葵的药理与构效关系的研究[1]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局编.广西本草选编(下册)[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74.1993. [2]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231. [3]黄红兵,朱品业,何丽青.青天葵的薄层色谱鉴别与总氨基酸含量测定[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0,18(4):40. [4]凌征柱,梁学金,潘素芬.青天葵组织培养栽培苗与野生引种栽培苗电泳研究[J].种子科技,1999,(2):30. [5]邱志楠,潘俊辉.青天葵临床新用[J].广州医学院学报,1995,23(2):96. [6]邱志楠,潘俊辉,喻清和.天龙喘咳灵胶囊治疗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368例[J].天津中医,2000,17(1):16国家自然资金资助项目 (批准号 :30 16 0 0 95 )

专辑代码:
E

专题子栏目代码:
E057_3;

第一责任人:
甄汉深

出版日期:
2002-03-30

机标关键词:
青天葵;药用研究;资源分布;生物碱类;临床应用;野生品;构效关系;清肺止咳;临床控制率;传统应用;

SYS_VSM:
青天葵:5113,资源分布:4253,综述性研究:3790,化学成分:3393,药用研究:2638,清热解毒:2044,支气管炎:2030,生物碱:1963,药用资源:1803,临床应用:1673,

页数:
3

文件大小:
49k

DOI:
CNKI:SUN:GSZB.0.2002-01-024

允许全文上网:
Y

允许检索:
Y

印刷页码:
42-44

原文格式:
D

下载频次:
304

被引频次:
11

FFD:
1.062067

文献标识码:
12

期刊标识码:
QK0204;

来源标识码:
P0204;

影响因子:
0.0668

专题整刊代码:
E056

复合专题代码:
E057;E056;

网络总库专辑代码:
E;

语种:
中文;

年期:
200201

基金代码:
T8389

作者代码:
06899470;06897835;06902818;06902566;

机构代码:
0120244;0120244;

表名:
cjfd2002

TABLENAME:
XHZLPERIODICAL1_METADATA

他引频次:
3

是否基金文献:
Y

机构作者代码:
0120244:06899470;0120244:06897835;0120244:06902818;0120244:06902566;

THNAME:
GSZB200201

热度:
0

省代码:
0018

出版物代码:
CJFD_GSZB

行业分类代码:
128016302

FILETYPE:
XML;EPUB

SYS_NVSM:
青天葵:38.2*164.884;氨基酸成分:3*11.7607;临床应用:8.2*36.1471;化学成分:2.8*7.28592;化学组成:2.8*7.28592;篇长:3442

NVSM_分组:
青天葵;氨基酸成分;临床应用;化学成分;

第一作者H指数:
19

CI指数:
106.751

第一机构:
广西中医学院

第一作者代码:
06899470

第一机构代码:
0120244

主要主题:
青天葵;

次要主题:
氨基酸成分;临床应用;化学成分;

机构作者名称:
广西中医学院;广西中医学院;广西中医学院;广西中医学院 广西南宁530001;广西南宁530001;广西南宁530001;广西南宁530001_甄汉深;蒋应时;钟振国;何翠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