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关键词:
丝绸之路;;东汉王朝;;贵霜帝国;;安息帝国;;罗马帝国;;丝绸贸易
中文摘要:
公元1至2世纪是世界古代史上四大帝国(东汉王朝、贵霜帝国、安息帝国、罗马帝国)的强盛时期,著名的中西贸易之路——丝绸之路因贯穿于这四个帝国之间而畅通无阻,交易物品之多和四大帝国的繁荣昌盛有密切的关系。
引文:
①《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
②④⑥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
③阿庇安《罗马史》XIV(内战史Ⅱ),18参见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克拉苏传》。
⑤普鲁塔克《克拉苏传》XXI,60。
⑦《希腊罗马》杂志第18卷1期,丁·索利《罗马帝国鼎盛时期与中国的丝绸贸易》。
⑧⑨⑩范晔《后汉书·西域传》第88卷。
塔西伦《编年史》上,商务印刷馆1981年4月第1版第89页。
全文:
文明发达的国家的商业往往是以自己雄厚的国力作为后盾的,它的商品往往会以独特的价值而饮誉四方,并形成以这种商品为主要交换物的商道。典型的例子就是从公元前开始出现的以丝绸贸易而著名的一条重要商道——丝绸之路。它东起中国长安,西至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曾繁荣了一千七百多年,横亘欧亚大陆,连绵几万里,联接了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诸国,成为一条古代史上最伟大和最壮观的贸易之路、文化之路。 恩格斯说:“随着生产分为农业和手工业两个主要部门,便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随之而来的贸易,不仅有部落内部的贸易,还有部落边境的贸易”①。也就是说,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决定于消费的需要和商品生产的规模。考察一下古代中西方的贸易,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趋向繁荣而造成了社会需求的不断扩大,贸易也由低级走向了高级,由国内走向了国外,而且在强大帝国的支持下,贸易的主要形式也由分散开始走向集中,当然这些贸易必须建立在商路畅通的基础上,因此研究公元1至2世纪中西丝绸贸易首先得考察贸易之路这一问题。公元1至2世纪是世界古代史上四大帝国(东汉、贵霜、安息、罗马)强盛时期。在公元1至2世纪,罗马建成了环绕地中海的大帝国,并曾经一度占领了两河流域。安息帝国占据着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和中亚细亚部分地区。由大月氏人建立的贵霜帝国占领了中亚和欧亚次大陆西北部,以东就是东汉帝国。著名的丝绸之路就贯穿在这四大帝国之间,在四帝国中,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是东汉帝国和罗马帝国。在汉朝时,丝绸之路经由长安到敦煌后开始分为两道,北道是从敦煌经车师前王庭(吐鲁番之高昌)到龟兹、姑墨(阿克苏)、疏勒(喀什),然后越葱岭至大宛、康居、安息、大秦(罗马)。南道从敦煌至楼兰(今若羌东北)、于阗(今和田)、皮山、莎车,越葱岭至大月氏(阿富汗)、安息,西达阿拉伯半岛和地中海大秦,这些地方即我们所说的广义的西域。西汉张骞通西域是有史记载的第一次,但我国与西域的关系并非由此开始,近年来有人研究《穆天子传》,说周穆王西巡所达的“旷原”就是今天俄罗斯的吉尔吉斯大草原。自汉武帝时张骞打通西域后,使者远达大夏(今阿富汉)、安息(今伊朗一带)、罽宾(今南亚次大陆西北部),是张骞第一次正式打开了中西方交往的大门。到了公元97年,东汉西域都护班超,曾派遣使者甘英前往罗马,虽然未至罗马,但也说明东西贸易的商道在当时确实是畅通的。在《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使者相望于道……汉率一岁中使多者十余,少者五六辈,远者八九岁,近者数岁而返”②。西汉时如此,东汉强盛时路的畅通更不用说。中国段丝绸之路的畅通为中西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西段,丝绸之路首先要经过贵霜·25·和安息,然后才可到罗马境内。 在公元1至2世纪时,贵霜和安息都处于国家昌盛时期,而且这两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商业贸易,因而为丝绸之路中段的畅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贵霜帝国是大月氏人建立的国家。公元前2世纪初,大月氏人居住在我国敦煌、祁连山一带,过着游牧生活。后被匈奴人击败,西迁到中亚锡尔河流域,进而占据大夏(今阿富汉),统治了中亚的大部分地区,此后逐渐接受了当地的农业文化,遂由游牧部落转为定居的农业部落。当时的大月氏分为5个部落,各部落由称为“翕候”的酋长统治。大约在公元1世纪初,五翕候之一的贵霜翕候丘就却,攻灭其他翕候,自立为王(公元15~65年),国号“贵霜”。标志着大月氏人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奴隶制国家。贵霜国家建立后,不断地向外扩张,国势日强。丘就却建国后,曾率军攻占喀布尔流域和克什米尔等地。其子阎膏珍继位(约公元65~75年)后,继续入侵印度,占领了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区。第三代国王迦腻色迦统治时期(约公元78~101年)击败了西部的安息国,又进一步东侵印度,使帝国进入全盛时期,这时期帝国的疆域西起伊郎东部,东至恒河中游,北起咸海、锡尔河和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南达印度纳马达河,形成一个横跨中亚和南亚大部分地区的庞大帝国。帝国首都也从中亚迁到富楼沙城(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公元1、2世纪,贵霜帝国就成为与东汉、罗马、安息并列的世界四大帝国。贵霜帝国包括着许多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帝国的建立促进了各民族和地区经济及文化教育的交流和发展。帝国领土处于横贯中亚的“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商业贸易历来十分活跃,到了迦腻色迦时期,帝国的对外贸易又有显著发展,它西与罗马、安息,东与东汉都有贸易往来,印度的珠宝、香料、象牙;埃及和西亚的玻璃;中国的丝绸、漆器铁器等,在东西贸易中都经过贵霜。贵霜的统治阶级和商人从贸易中获取了巨大利益。贵霜制造的金、银、铜币在各地的发现,足以证明当时贵霜帝国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 由贵霜往西则进入安息帝国(帕提亚帝国)。安息位于米底以东、里海的东南。在公元前3世纪中叶,一支游牧部落从北方来到这里。新来的部落和当地人民一同发动了反对塞琉古王朝统治的起义。公元前247年,安息独立,新来部落的首领阿尔萨息当了国王,建立了阿尔萨息王朝(公元前247~公元226年)。中国史书因其名称帕提亚而称名为安息。安息立国初年,还受到塞琉古王国的威胁,到了公元前2世纪时,塞琉古王国日趋衰落,安息却逐渐强大起来。在密特拉达特1世时期(公元前170~138),安息在西面占领了伊郎高原西部和两河流域,在东面占领了中亚细亚南部,开始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公元前1世纪,罗马灭塞琉古王朝后,企图继续东侵,于是安息和罗马发生了激烈的战争。公元前53年,克拉苏率军大举入侵安息,结果兵败身死,“他的10万大军,逃至叙利亚者不到1万人”③。公元前36年,安敦尼入侵安息又遭惨败,罗马向东侵略的企图未能得逞。此后两国之间虽频有战争,但互有胜负,疆域大体上一直维持在两河流域和叙利亚一带。安息为了和罗马对抗,于公元前1世纪中叶将首都亦从里海东南迁到底格里斯河东岸的泰西封城。安息境内经济最发达地区是两河流域和东部山地,而沙漠边缘的草原地带比较落后,居民仍属于游牧部落,不过中亚绿洲地区农业有所发展。公元前2世纪后期,张骞通西域时,副使就曾到达安息,从此东西方交流的大部地段就在安息境内,“丝绸之路”对安息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当时安息情况是:“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蒲陶酒。城邑如大宛,其属大小数百城,地方数千里,最为大国。临妫水(阿姆河)有市,民商贾,用车及船行旁国,或数千里。以银为钱,钱如其王面,王死辄更钱,效王面焉。”④在普鲁塔克的眼中,安息是一个特别富裕繁荣的国家,大奴隶主苏勒拿出门办私事,也总要1000头骆驼送行李,200辆车载妻妾,有重装骑士1000人和更多的轻装骑士作为护卫;他的骑士扈从和奴隶,总共不下1万人⑤。从安息往西就进入罗马帝国境内。公元164年,塞琉古王国安条克四世死后,其王国幼发拉底河的以西部分开始分裂成几个独立的国家,塞琉古王国在叙利亚还继续存在了一段时间,公元前63年庞培占领了叙·26·利亚,把同犹太地区一同变成了罗马的行省,但是当地的商业城市大马士革、巴尔米拉、培特拉直到庞培时代以后很久才并入罗马的行省,大马士革在公元62年最初被并入叙利亚之前,它曾两度被罗马吞并,两度被划归罗马附属的王国。巴尔米拉是在公元17年左右被吞并,但它仍然保有很大的独立性甚至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培特拉是那巴提的首都,公元前62年与罗马缔结同盟,这个国家在公元105~106年作为阿拉伯培特拉省被全部并入罗马帝国之前,一直被归于附属王国之列。几乎与此同时,修筑了新的道路,在幼发拉底河和地中海之间。罗马派驻了更多的军队,目的是阻止可能严重骚扰商路的来自叙利亚沙漠的贝都因人,到公元106年时罗马帝国就牢固地控制了自安息至罗马的陆上“丝绸之路”。 因此,从公元1世纪末到2世纪初的大约40多年中,从中国北部大陆到罗马的丝绸之路几乎全线畅通,贸易条件比任何时候都有利,甚至比蒙古国建立后再度出现的条件更为有利,原因就在于丝绸之路的四大帝国在此时都处于昌盛阶段,而且其中段的安息和贵霜更是重视商业利益的国家。 现在我们再来探讨一下丝绸之路上丝绸贸易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前面所述,丝绸之路的四大帝国为保证丝绸之路在各国境内的畅通,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其目的不仅仅在于政治上的稳定,而更为重要的是想通过这条陆上商路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自张骞通西域后,到东汉时商业贸易更为发达。商人们除将中国的丝织品运往西方之外,还将我国的冶铁术、铁器、井渠法等都传入大宛、贵霜、安息乃至罗马等国,“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其地皆无丝漆,不知铸铁器”⑥。它们的冶铸技术和丝漆品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通过这条陆上的通道,大宛的苜蓿、葡萄、芝麻,安息的胡桃等植物也相继传入中国。此外西方的箜篌、琵琶、胡笳、胡角、胡笛乐器和乐曲、舞蹈等也传入中国。中国商人在东汉国力强盛时从长安出发到帕米尔高原东麓的中国边境,中国的商队当然可说是畅通无阻的;从帕米尔高原往西则进入贵霜境内,丝绸之路不仅贯穿贵霜北境,而且连接北印度和中亚的商路也要经过这里,那么中国的商队是如何通过贵霜境内而平安往西进入安息境内的呢?这里我们通过贵霜境内商路上重镇巴格兰的考古发掘来论证这一问题。在巴格兰的一座像宫殿样的大建筑的两间房子里,发现了来自西方、中国和印度的大量的“精美、昂贵的外来货的珍藏品”⑦。这两间房子显然是用来作关税库的。从过路的商队那里征收来的实物税就贮存在那里,看来中国商人在贵霜交纳了类似的实物后,就获准能通过贵霜领地进入安息,而进入安息后的中国商人西去的路程就要终结了,原因就在于“安息欲以汉缯綵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尼(其时罗马皇帝已非安敦尼,而是马可·奥勒略)遣使自日南缴外献象牙、犀角、瑇瑁,始乃一通焉” ⑧。商人可能最远到安息第一重镇木鹿。在东汉班超经营西域时,曾派甘英作为使臣横贯安息前往大秦(罗马),甘英可说是当时唯一越过安息全境的人,但他不是以商人身份而是以使臣身份穿越安息全境至安息西境的。由此看来,中国商人必须在木鹿把丝绸卖给安息人。那么中国商人用丝绸换得了安息的什么商品呢?在甘英的报告中可看出:有来自安息的物产,如狮子和一些不认识的动物。这些动物曾与公元87年作为礼物献给东汉皇帝;有来自罗马的物产,罗马“土多产金、银、奇宝,有夜光壁、明月珠、骇鸡犀、珊瑚、琥珀、琉璃、琅玕、朱丹、青碧、刺金缕绣,织成金缕罽、杂色绫。作黄金涂、火烷布,又有细布、或言水羊毳,野蚕茧所作也。会合诸香,煎其汁以为苏合” ⑨。其实罗马的产品并非这样多,只是安息人把荟萃于罗马的这些东西全看成了罗马所产而已。现在我们考察一下罗马到底产有上列产品中的哪些东西?金银可说是罗马的产品,在公元1世纪末,西班牙仍然是罗马金银的主要来源,但此后不久,巴尔干半岛成为罗马金银的主要来源。中国商人需求的首先是金银,因为当时中国金银的产量并不能满足需要。金银在中国的价格也很高,在《后汉书》中金银列在货单的首位,直到魏(公元220~265年),史书《魏略》中金银仍然列在从罗马来的产品的首位。珊瑚产于罗马帝国境内的地中海和红海,直到现在红海和地中海珊瑚仍然进行着商业性的采集。只不过当时罗马人并没有发现珊瑚的价值,但·27·在中国却把它当作珠宝,因此对罗马来说,却有了很高的商业价值。精美的玻璃品是罗马境内叙利亚和亚历山大里亚制造的,范晔是这样记载罗马玻璃制品的,“以水晶为柱,食品亦然” ⑩。可见当时中国把玻璃和水晶混为一谈,因此安息人就以此使中国商人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直至公元5世纪中国人才由月氏人工匠那里学得玻璃制造技术。金绫罽、黄金涂也是叙利亚和亚历山大里亚的产品。火烷布即石棉也在小亚和叙利亚沿岸的作坊中生产。但字面的意思就是能用火洗净的布,其实当时中国人把它当作珍宝,但它是不能实用的东西。细布或言水羊毳。据《后汉书》所讲是用野蚕茧所作,最为珍贵,是一种用丝那样的毛织成的古代布。“杂色绫”则是在罗马帝国将中国的丝绸重新加工后的产品。中国出口的织得很密而又厚重的丝绸运到罗马帝国后,被全部拆散,在推罗、西顿、别路塔和叙利亚等城市的织机上重新织成更轻、透明的绫绮,又织进其他材料。中国人买得的杂色绫正是这种丝绸。而苏合其实是一种树脂,又称安息香,来自小亚和叙利亚的一些灌木上,它有时用作香料,但主要作为药用,据说能止咳、开窍、解毒,这种安息香其实是罗马人得自斯堪的纳维亚的产品,朱丹是采自非洲之角东西的索科特纳岛,这些都是罗马人从其它地方运来的,不属罗马的产品。有各种异国情调的“异宝”,则更不属罗马的产品,其原产地是印度,只是运至罗马后经过更精细的加工使其身价百倍而已。我们说安息人以他们商人的聪明使他们在木鹿镇的中西居中贸易中获利甚丰,丝绸运至木鹿后,一部分被安息人自己卖了,一部分则经他们之手运到幼发拉底河与罗马特产交换。当时安息的城市巴尔米拉和杜拉·欧罗波斯是主要的贸易城市。其他一些位于商路上的城市如培特拉、安条克、宙格马和大马士革成了集散中心。丝绸经这些城市运到以纺织技术著称的小亚和叙利亚沿岸的作坊后,又继续上路,从海上运至罗马大本营意大利,在意大利成为权贵显要的抢手之物,致使罗马元老院因财政困难在公元16年一次会议中决定 :“男子不应再穿东方的丝织品” 。 丝绸之路的这种安定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到公元130年前后,中国逐渐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该地再次被当地的突厥部落占领。在西方至公元163年,罗马与安息的关系再次恶化,战事重起。到2世纪末,罗马、东汉和安息都陷于困境。到3世纪初时,东汉与安息灭亡。虽然以后丝绸继续沿着丝绸之路往西运输,但相比大帝国鼎盛的40年却要困难得多了。可以说,丝绸贸易的黄金时代随着四大帝国的政治危机而一去不复返了。 丝绸之路在人类文明史上有着伟大的功绩,她被誉为“人类文化运河”、“欧亚大陆动脉”。直至今天,这条古老的国际商道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正在用现代化公路和铁路试图建设“欧亚大陆桥”,把太平洋文化、大西洋文化和印度洋文化联在一起,使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出光彩。论公元1至2世纪中西丝绸之路及其贸易@杨文$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747000丝绸之路;;东汉王朝;;贵霜帝国;;安息帝国;;罗马帝国;;丝绸贸易公元1至2世纪是世界古代史上四大帝国(东汉王朝、贵霜帝国、安息帝国、罗马帝国)的强盛时期,著名的中西贸易之路——丝绸之路因贯穿于这四个帝国之间而畅通无阻,交易物品之多和四大帝国的繁荣昌盛有密切的关系。①《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
②④⑥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
③阿庇安《罗马史》XIV(内战史Ⅱ),18参见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克拉苏传》。
⑤普鲁塔克《克拉苏传》XXI,60。
⑦《希腊罗马》杂志第18卷1期,丁·索利《罗马帝国鼎盛时期与中国的丝绸贸易》。
⑧⑨⑩范晔《后汉书·西域传》第88卷。
塔西伦《编年史》上,商务印刷馆1981年4月第1版第89页。
机标关键词:
贵霜帝国;东汉王朝;世界古代史;丝绸贸易;安息帝国;塞琉古王国;安息人;安敦尼;安条克;甘英;
SYS_VSM:
丝绸之路:5501,东汉王朝:4771,贵霜帝国:4041,安息帝国:3311,罗马帝国:2581,丝绸贸易:2215,世界古代史:2071,公元:1834,塞琉古王国:336,安息人:254,
DOI:
CNKI:SUN:GSGS.0.2000-04-007
TABLENAME:
XHZLPERIODICAL1_METADATA
机构作者代码:
0041945:12269029;
SYS_NVSM:
罗马帝国:10*48.3688;丝绸之路:29*105.03;商路:29*52.5151;安息帝国:7.2*33.68;贵霜帝国:10.2*47.7133;丝绸贸易:5.8*26.6142;游牧部落:6.5*22.9184;东汉王朝:3*17.8463;篇长:5904
NVSM_分组:
罗马帝国;安息帝国;贵霜帝国;丝绸贸易;游牧部落;东汉王朝;
主要主题:
罗马帝国;安息帝国;贵霜帝国;丝绸贸易;东汉王朝;
机构作者名称:
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747000_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