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游扶贫战略的理论分析

作者:
卢润德,袁翔珠

机构: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桂林电子工业学院 广西541004 ,广西541004

中文关键词:
旅游业;;扶贫;;分析

中文摘要:
消除贫困一直被作为国内外发展援助项目中的主要目标 ,但未作为旅游开发项目的核心内容来对待 ,怎样使旅游业变得更加有利于贫困人口的发展 ,已成为当今世界贫困地区旅游资源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文章提出贫困地区应走生态旅游业和道路 ,并阐述了贫困地区开展生态旅游业的意义、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引文:
1.吴大军.论旅游扶贫[J].旅游经济,1999(2) 2.蔡雄.旅游扶贫的乘数效应与对策研究[J].旅游经济,2000(4)

光盘号:
ELAW0212

文献号:
0

中文刊名:
经济师

英文刊名:
China Economist

拼音刊名:
JJSS

年:
2002

期:
11

CN:
14-1069/F

ISSN:
1004-4914

文件名:
JJSS200211047

页:
67-68

分类号:
F592

专题代码:
J153;

子栏目代码:
21;

全文:
“消除贫困”是国际发展援助议程的核心。近年来国际社会一直致力于探索挖掘旅游在消除贫困方面的潜力。英国国际发展局最近也明确提出了“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 (Pro -poorTourism ,以下简称PPT)”的全新概念 ,建立了PPT旅游发展基金 ,用于援助发展中国家的旅游扶贫项目 ,并呼吁国际社会在国际发展援助项目中探索实施PPT旅游战略。PPT旅游是一种能够为贫困人口产生最大经济利益的旅游战略。与可持续旅游和以社区为基础的旅游不同 ,虽然PPT旅游含有可持续旅游与社区为基础的旅游的许多积极成分 (如积极保护文化遗产资源与生态环境等 ) ,但其目标明确定位在使贫困人中经济利益最大化上 ,致力于贫困人口发展机会的开发上 ,如旅游产业应尽力扩大当地劳动力、货物以及服务业的使用 ,扩大并密切其与相关产业之间的联系 ,保证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环境战略的制定使贫困人口受益。我国的贫困地区大多集中在西部地区 ,世纪之交 ,西部大开发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已经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那么 ,西部大开发的突破口到底定位于何种产业比较合适 ,这是西部大开发面临的首要问题。历史经验表明 ,单纯依靠传统的农耕方式没有使西部经济实现腾飞 ,发展现代工业又受到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 ,西部大开发只能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中寻找出路。旅游产业具有开放度高、关联性强、投入产出率好等显著特点 ,在旅游业的牵动下 ,我国有一些贫困地区迅速脱贫致富。广西龙胜县的白面瑶寨、河北省涞水县野山坡、湖南省武陵源等发展旅游业不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节约能源 ,促进可持续发展 ,而且能够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提供就业机会 ,促使地区经济迅速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在旅游业牵动下 ,当地居民的思想意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中国贫困地区尤其是在西部大开发中发展旅游业 ,前景十分广阔。一、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分析1 .旅游业是典型的资源依托型产业 ,其发展前提在于旅游资源。我国的贫困地区一般处于革命老根据地、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边境山区。这些地区往往因为自然资源未受到破坏 ,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生态环境应是继货币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之后的生态资本。生态环境不仅是人们的生存依靠 ,而且是新兴产业赖以建立并兴盛的基础 ,更是一种迅速增值并造福后代的“资本”。贫困地区神奇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浓郁的宗教色彩、丰富的文化遗址、神秘的民间文化、别致的建筑样式、奇异的服饰风格、瑰丽的歌舞艺术、古朴的风土人情 ,绚丽多彩 ,引人入胜。有人说贫困地区是“富饶的贫困” ,某个角度讲的就是资源的富饶和人的文化素质、人的观念落后所造成的贫困。旅游可以扩大对外开放 ,人的流动、信息的流动、知识的流动将带来资金的流动 ,资金流动中的增值效应将刺激商品经济的活跃 ,把商品经济的后方地区变为前沿 ,从而带动贫困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这种发展是建立在资源开发、生态平衡、文物保护、城乡文明建设有机结合的基础上的 ,它避免了走过去那种一讲发展就盲目上项目、拼资源 ,一讲经济建设就人为地把它与文化建设对立起来的弯路 ,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种崭新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互相促进、相互协调的发展模式。2 .旅游业在扶贫方面具有其他产业所没有的优势。旅游作为一种大众参与性强且正在增长的世界最大的产业部门 ,已经影响了景区数以万计贫困人口 ,对其发展方向稍作改善 ,就会对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与进一步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贫困地区的旅游景区中 ,其经济利益可以扩展到那些贫困程度较低的穷人 ,使他们发展的机会成本大大地降低 ;其次 ,与传统产业 (农林牧 )相比 ,旅游业本身环境的影响最小 ;再次 ,旅游业作为高度关联的经济型产业 ,能够带动市场需求 ,树立地区整体形象 ,带动物流、财流、信息流及新观念流 ,从而带动相关部门及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其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特点能够为贫困地区带动更多的就业机会 ,特别是旅游发展的初期阶段 ,提供给当地居民相当多的低技能工作 ,从而可以解决贫困地区的农村富裕劳动力的问题。此外 ,作为窗口性行业 ,通过发展旅游可加强与外界交流、增进了解 ,促进招商引资。我国贫困地区与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是高度重叠的 ,而且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旅游业的扶贫方面又具有其他任何产业所没有的优势。因此 ,必须将旅游开发与消除贫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西部地区如何乘西部大开发的东风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迅速消除贫困 ,促进我国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这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 ,利用我国中西部地区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尤其是以自然为基础的生态旅游 ,将非常有利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同时可以大大改善该地区贫困人口生存条件。国外在发展PPT旅游业方面的尝试表明 ,有许多战略措施可以被用来发展PPT旅游。3 .市场与需求。进入 2 1世纪后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国内居民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使人们有了更多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 ,节庆长假和带薪休假的兴起 ,,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可以说 ,国内旅游市场已形成并逐步发展成熟。而作为规律 ,人们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 ,会转向高层次的精神需求。随着现代化生活节奏的紧迫、工作压力的增大、居住空间的狭小、人口增多造成一系列环境污染等 ,使居住在城市的人想在周末或节假日寻找一片安静的乐园 ,放松紧张的心灵。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消费 ,适应了人们消费方式转移的需要 ,在相当多的国家 ,人们已将每年的度假作为生活必需 ,这些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二、实施旅游扶贫战略的措施1 .搞好旅游规划。在实施旅游扶贫战略的过程中 ,政府必须积极行动来协调供需平衡 ,规范企业行为 ,监督并指导企业运作 ,提供或改善辅助设施等等 ,尤其应在政策上支持。具体而言 :首先 ,构建支持PPT旅游的政策与规则框架。国家应把通过开展旅游消除贫困 (不应完全局限在宏观经济增长与换取外汇上 )作为制定贫困地区旅游产业政策与规划框架以及有关制度的最好基础。其次 ,国家应把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纳入西部大开发整体战略布局中 ,统一规划部署 ,选择一批在国际旅游市场上前景看好 ,国内又有资源优势的开发项目 ,全面规划 ,成片开发 ,并赋予相应配套的优先发展政策 ,将其逐步开发成为 2 1世纪的旅游拳头产品。同时 ,政策策略的制定要有利于消除旅游的消极效应 ,强化其积极效应。在设计、实施环境保护策略时 ,必须考虑当地居民的生计问题 ,并且要较多地让穷人参与。在社会文化方面 ,应该充分考虑旅游的社会文化成本 ,通过制定相应的旅游法律法规 ,制定并实施劳动标准、区分作业以及限制不道德服务的经营等可消除旅游的消极影响。强化旅游的积极影响可通过教育并监督旅游企业承担保护环境的义务 ,搞好规划开发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延长景点生命周期等措施支持企业发展。2 .生态旅游和特色旅游是贫困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 ,保护生态已成为非常紧迫的任务。而目前我国一些地区盲目发展旅游业 ,只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全然不顾资源环境的承载力。我国贫困地区都处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带 ,若不重视环境保护 ,原有景观将不复存在 ,贻害无穷。因此为了造福子孙后代 ,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必须走生态旅游的道路。而且 ,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在于求奇、求新、求知。在我国广大的贫困地区 ,分布着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特色是旅游业的灵魂 ,各地只有以不同的自然风光和不同的人文景观为旅游对象 ,才会有更大的吸引力。3 .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应有步骤、有层次。生态旅游业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 ,一定数量、一定质量的旅游资源保证。其次 ,有一定的客源市场 ,可以吸引大量的游客。其三 ,安全、快捷的交通条件。暂时不具备这些条件的 ,为了避免出现一哄而上 ,污染环境出现名不副实的情况 ,建议应有重点、分层次开发。一要重点开发那些条件好的地区 ,重点开发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工艺品等 ;二是对于自然保护区的开发 ,要严格遵守法令 ,禁止到核心区活动。对于保护区外围可采取先搞试验点、示范区的方法 ,积累经验 ,逐步推广。4 .通过多渠道筹资 ,搞好营销工作。贫困地区因基础设施落后 ,财力不足 ,资金比较短缺 ,可采用多种办法筹资 ,如吸引外国投资、政府加大投资 ,建立旅游发展基金 ,实行股份制或采用贷款的办法等。因为旅游市场脆弱且容易发生变化 ,供给一方就必须了解市场需求及消费特点。做好市场调查 ,贫困地区政府应当承担起初始阶段景点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 ,而且应帮助企业做好营销工作和产品的促销。帮助培训旅游专门人才 ,提高景区服务人员素质 ,进而推进服务质量。综上所述 ,旅游业可以也应当成为某些拥有丰富资源的贫困地区的支柱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于贫困地区而言正是通过旅游来摆脱贫困的契机。鉴于贫困地区本身条件所限 ,现阶段应当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只有在旅游业成熟之后 ,接待外国游客才更有利。为了加速贫困地区的发展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旅游业的作用 ,政府应该提供更多的帮助与支持 ,做好长期发展规划并改善经营方式 ,更重要的是加强法制建设。关于旅游扶贫战略的理论分析@卢润德$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广西541004 @袁翔珠$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广西541004旅游业;;扶贫;;分析消除贫困一直被作为国内外发展援助项目中的主要目标 ,但未作为旅游开发项目的核心内容来对待 ,怎样使旅游业变得更加有利于贫困人口的发展 ,已成为当今世界贫困地区旅游资源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文章提出贫困地区应走生态旅游业和道路 ,并阐述了贫困地区开展生态旅游业的意义、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1.吴大军.论旅游扶贫[J].旅游经济,1999(2) 2.蔡雄.旅游扶贫的乘数效应与对策研究[J].旅游经济,2000(4)

专辑代码:
J

专题子栏目代码:
J153_21;

第一责任人:
卢润德

核心期刊:
Y

出版日期:
2002-11-15

机标关键词:
旅游扶贫;旅游资源保护;理论分析;旅游战略;文化遗产资源;旅游资源开发;可持续旅游;战略布局;国内旅游市场;可自由支配收入;

SYS_VSM:
旅游扶贫:8659,旅游资源保护:4265,理论分析:1896,西部大开发:950,旅游发展基金:845,旅游战略:716,旅游资源:429,生态旅游资源:389,生态旅游:305,当地劳动力:240,

页数:
2

文件大小:
25k

DOI:
CNKI:SUN:JJSS.0.2002-11-047

允许全文上网:
Y

允许检索:
Y

印刷页码:
70-71

原文格式:
D

下载频次:
382

被引频次:
22

FFD:
1.074413

文献标识码:
21

期刊标识码:
QS0103;

来源标识码:
P01;P0204;

影响因子:
0.0696

专题整刊代码:
J000

复合专题代码:
J153;

网络总库专辑代码:
J;

语种:
中文;

年期:
200211

作者代码:
06962446;06962569;

机构代码:
0043740;0043740;

表名:
cjfd2002

TABLENAME:
XHZLPERIODICAL1_METADATA

他引频次:
4

机构作者代码:
0043740:06962446;0043740:06962569;

THNAME:
JJSS200211

热度:
0

省代码:
0018

出版物代码:
CJFD_JJSS

行业分类代码:
128021310

FILETYPE:
XML;EPUB

SYS_NVSM:
旅游:18*25.4763;消除贫困:5.2*27.6492;旅游业可持续发展:3.2*24.2117;旅游业:34.8*155.771;分析:7*31.3332;旅游产业:34.8*155.771;扶贫:7.8*12.3374;篇长:4030

NVSM_分组:
消除贫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旅游业;

第一作者H指数:
8

CI指数:
46.24

第一机构: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

第一作者代码:
06962446

第一机构代码:
0043740

主要主题:
旅游业;

次要主题:
消除贫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机构作者名称: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桂林电子工业学院 广西541004;广西541004_卢润德;袁翔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