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辣椒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作者:
刘华才;

机构:
钦州市经作站;

中文关键词:
辣椒;;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中文摘要:
通过调查、分析钦州市辣椒产业生产、经营情况,组织、服务状况,分析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实施辣椒高效安全生产集成技术的示范和应用,提高辣椒种植技术水平;加大辣椒产业发展投入;健全辣椒产业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相应对策,以推动钦州市辣椒产业进一步发展。

引文:
[1]李云.丘北辣椒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辣椒杂志,2010,(04):1-5. [2]李丽霞.蕉城区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Y].长江蔬菜,2011,(21):1-3. [3]李萌,毛亦卉.持续发展我国辣椒产业经济的思路和对策[J].辣椒杂志,2008,(04):1-6. [4]陈维素.发展小辣椒建设大产业[J].辣椒杂志,2004,(01):35-36. [5]王金台.发展鸡泽辣椒产业之我见[J].辣椒杂志,2003,(01):4-6. [6]贺晓峰.简阳市辣椒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四川农业科技,2009,(03):19-20.

小标题:
1 钦州市辣椒产业发展现状 1.1 政府重视, 初具规模 1.2 规划合理, 产业带初显 1.3 合作生产, 企业领头 1.4 技术服务到位, 农民受益 2 制约钦州市辣椒产业发展因素分析 2.1 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程度较低 2.2 基础设施薄弱,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 2.3 产业标准化水平低, 生产体系不完善 2.4 资金投入不足, 整体实力不强 3 钦州辣椒产业发展的对策 3.1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3.2 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 推进产业化经营 3.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3.4 实施辣椒高效安全生产集成技术的示范和应用, 提高辣椒种植技术水平 3.5 加大辣椒产业发展投入 3.6 健全辣椒产业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

光盘号:
AGRI1304

文献号:
0

中文刊名:
广西农学报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Guangxi Agriculture

拼音刊名:
GXLB

年:
2012

期:
06

CN:
45-1133/S

ISSN:
1003-4374

文件名:
GXLB201206023

页:
78-80

分类号:
F326.13

专题代码:
J149;

子栏目代码:
372;

全文:
钦州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广西南部沿海、北部湾顶端,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海洋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年总积温7 800~8 200℃,年平均无霜期350d左右。年日平均气温22℃,气候暖和。晚稻收获后冬季闲置田地多,发展冬种辣椒生产有得天独厚的条件。1钦州市辣椒产业发展现状1.1政府重视,初具规模多年来该市政府部门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目标,把发展冬种辣椒产业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重视做好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工作,辣椒产业现初具规模,效益突显。2011年,全市辣椒(尖椒和线椒为主)种植面积6 666 hm2,年产量13万多t,产值3亿元以上,是广西冬种辣椒主要生产基地和南菜北运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辣椒产品主要通过各地客商收购销往区外市场。1.2规划合理,产业带初显在钦州市嘉园农商开发有限公司那丽辣椒综合交易市场的带动下,形成了以钦南区那丽镇为中心的辣椒产业带,并于2007年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辐射带动周边的钦南区那彭、那思、久隆、东场镇和灵山县的武利、伯劳等镇的冬种辣椒生产,生产带辣椒种植面积占全市总量的70%以上,基地化生产方便客商收购,产品运销基本顺畅。1.3合作生产,企业领头在那丽辣椒综合交易市场的基础上,钦州市嘉园农商开发有限公司2011年新建一座4 000t冷库,并以“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生产模式,签订了600hm2种植协议,有效扩大了发展冬种辣椒生产。1.4技术服务到位,农民受益该市冬种辣椒生产实施稻椒轮作,充分利用冬闲田生产辣椒,农业部门积极为冬种生产提供技术服务,推广应用了地膜覆盖“三避”技术、水肥滴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先进实用技术,为壮大发展冬种辣椒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农民得到增收。2制约钦州市辣椒产业发展因素分析2.1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程度较低全市目前只有一家从事辣椒产业开发的企业,且只从事简单的产销运作,起步晚,资金不足,尚未形成有实力的综合性辣椒经营加工企业。企业与椒农合作主要以合同契约型为主,缺乏紧密联系,企业与农户双方的利益缺乏制度保障,二者的利益分配关系还是简单的买卖关系,未能真正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难以实现椒农的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对接。辣椒生产经营粗放,产业化水平不高。主要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没有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产品的运销和加工的促进带动作用;二是没有充分发挥行业中协会作用,没能将分散的农户纳入农业产业化的支持体系之中,生产者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三是生产基地建设水平不高,仍以家庭经营为主,未有过渡到规模化、社会化生产。2.2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钦州市冬种辣椒主要利用11月至翌年4月农田闲置期种植,在12月至翌年2月常会遇到5℃左右的低温,如2010年、2012年由于1月份的低温影响,绝大部分椒田受害,部分椒田冻死,致使收获期延迟,至4月上旬才有产品上市,而且产量下降,甚至影响水稻生产。近年虽然采取了不少新技术新措施,但适合短期保温又易拆运的材料缺乏,只能利用粗重的竹木材料,严重影响工作效益,且费用过高,椒农无法接受,存在着“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辣椒产区多为水稻田,水利条件差,雨多沤田,雨少干旱,栽培管理技术参差不齐,辣椒增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2.3产业标准化水平低,生产体系不完善辣椒产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低,产品标准、技术规范、质量监测应用范围窄,辣椒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辣椒市场运营过程中尚未形成标准化的生产经营模式;辣椒栽培技术操作规程及无公害生产技术在基地生产中椒农自发应用,缺乏监督约束;产品标准仅凭客商感官、经验,根据形状大小、色泽作简单分级,未能形成品牌,竞争力不强,制约着辣椒的外销量。2.4资金投入不足,整体实力不强近年来,辣椒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经费投入虽有所增加,但总量仍不足,投入缺乏连续性,使辣椒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与新技术推广工作远不能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科研支撑产业发展的力度很有限。同时,产业投资没形成多元化,投资融资渠道狭窄,争取资金困难,在科研、基础建设和扶持企业等方面受到了影响和制约。此外,由于投入不足,产业宣传力度不大,品牌影响力不强,产品知名度不高,竞争力不强。在辣椒基地建设上,政府专项资金投入不足,因而技术培训面小,试验、示范基地少。3钦州辣椒产业发展的对策3.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辣椒产业是钦州市利用冬闲田,增加土地产出率,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各级党委、政府应充分重视发展冬种辣椒产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把发展冬种辣椒产业纳入党、政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力度推进。认真贯彻落实“菜篮子”工程建设精神,从调整农业结构、充分利用冬闲田着手,以现有的“三那”辣椒产业带为中心,统一规划,以点带面,集中连片,规模经营,依靠科技进步,以质取胜。通过政府推动、企业带动、部门配合、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建设机制,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推进冬种辣椒产业壮大发展。3.2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以现有企业为基础,加强政府引导、政策和资金扶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较强的辣椒龙头企业和示范基地,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发展标准化生产,完善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接机制,使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实惠。同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或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辣椒合作经济组织、中介协会,鼓励农民围绕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开展多元化、多形式的合作,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中介协会在政策传递、科技服务、信息沟通、产品流通等方面的作用,提高辣椒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完善农业产业链条,推动辣椒生产经营的产业化发展。通过企业带动、市场拉动、营销联动三驾马车,拉动整个产业快速发展壮大,提高辣椒产业市场竞争实力。3.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在搞好辣椒产业发展规划的同时,加强产业项目的申报工作,积极争取自治区、市的资金扶持,整合各种资源和资金,重点加强辣椒专业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辣椒生产基地的设施建设,改善交通、通信网络条件;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水源的地方,以配套沟渠为重点,改善灌溉条件。无水源的地方,大力推行节水技术,实施节水农业,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规模和范围。加大对保温防冻设施扶持力度,减少自然因素对辣椒生产的制约力。3.4实施辣椒高效安全生产集成技术的示范和应用,提高辣椒种植技术水平各级农业部门通力合作,在冬种辣椒产区推广高产防寒栽培技术、无公害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农作物间套种技术等先进实用配套技术,努力提高辣椒种植技术水平,通过科技提高辣椒商品产量和质量,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迅速转化。3.5加大辣椒产业发展投入政府各有关部门在辣椒新品种、新技术开发及产业标准化体系建立等方面给予必要的资金投入和政策优惠,支持辣椒产业的发展。将辣椒产业发展纳入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计划,按部门职责向省级有关部门申请立项,争取省级和国家投入,同时依托辣椒产业发展项目,多渠道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向辣椒产业,形成投资多元化,促进辣椒产业的发展壮大。3.6健全辣椒产业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辣椒产业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形成对辣椒产业开发过程投入的资金、技术、人才、资源和管理等要素的有效保护,保障辣椒产业开发的顺利推进。依托政府职能部门,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契机,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为基础,发展辣椒市场化服务组织,逐步建立起网络完善、功能互补的辣椒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钦州市辣椒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刘华才$钦州市经作站!广西535000通过调查、分析钦州市辣椒产业生产、经营情况,组织、服务状况,分析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实施辣椒高效安全生产集成技术的示范和应用,提高辣椒种植技术水平;加大辣椒产业发展投入;健全辣椒产业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相应对策,以推动钦州市辣椒产业进一步发展。辣椒;;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对策[1]李云.丘北辣椒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辣椒杂志,2010,(04):1-5. [2]李丽霞.蕉城区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Y].长江蔬菜,2011,(21):1-3. [3]李萌,毛亦卉.持续发展我国辣椒产业经济的思路和对策[J].辣椒杂志,2008,(04):1-6. [4]陈维素.发展小辣椒建设大产业[J].辣椒杂志,2004,(01):35-36. [5]王金台.发展鸡泽辣椒产业之我见[J].辣椒杂志,2003,(01):4-6. [6]贺晓峰.简阳市辣椒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四川农业科技,2009,(03):19-20.

专辑代码:
D;J;

更新日期:
2013-04-02

制作日期:
2013

专题子栏目代码:
J149_372;

第一责任人:
刘华才;

出版日期:
2012-12-30

机标关键词:
存在问题;发展现状;辣椒生产;产业投资;社会化服务;辣椒种植;技术水平;服务状况;“菜篮子”工程;新技术示范;

SYS_VSM:
钦州:9254,辣椒种植:2144,发展现状:1963,存在问题:1481,发展对策:999,社会化服务:818,辣椒生产:810,服务状况:686,技术水平:683,辣椒新品种:407,

页数:
3

文件大小:
514K

DOI:
CNKI:SUN:GXLB.0.2012-06-023

允许全文上网:
Y

允许检索:
Y

印刷页码:
72-74

原文格式:
D

下载频次:
57

被引频次:
1

FFD:
1.015263

文献标识码:
24

期刊标识码:
QK0205;

来源标识码:
P0204;

影响因子:
0.163

专题整刊代码:
D000

复合专题代码:
J149;D000;

网络总库专辑代码:
J;D;

语种:
中文;

年期:
201206

期刊栏目层次:
百家之言

作者代码:
15672080;

机构代码:
0181891;

表名:
CJFD2012

TABLENAME:
XHZLPERIODICAL1_METADATA

他引频次:
0

机构作者代码:
0181891:15672080;

卷期号:
v.27

THNAME:
GXLB201206

热度:
0

省代码:
0018

出版物代码:
CJFD_GXLB

行业分类代码:
12802102103

FILETYPE:
XML;EPUB

SYS_NVSM:
钦州市:10.4*44.8899;社会化服务体系:4.2*27.3498;发展现状:9*39.8696;辣椒:92.2*408.442;发展对策:4*17.7198;祛寒药:92.2*204.221;发展现状及对策:2*8.11183;篇长:3289

NVSM_分组:
钦州市;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发展对策;发展现状及对策;

第一作者H指数:
3

CI指数:
27.187

第一机构:
广西钦州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第一作者代码:
15672080

第一机构代码:
0181891

主要主题:
钦州市;发展现状;发展现状及对策;

次要主题:
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对策;

机构作者名称:
钦州市经作站_刘华才;;